浏览字体:
说明1: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部门决算基本情况说明
来源: 广东省科技厅规划财务处(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4-09-05
 
 

  一、部门基本情况说明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能

  1、总体情况

  省科技厅属于广东省人民政府组成部门。2013年纳入省科技厅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共49个,包括厅机关、厅下属事业单位10个、省科学院本部及下属研究所共8个、其他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单位30个,比上年减少19个。减少的原因是:省农科院单列一级预算单位,2013年其院本部及下属单位共18户决算数据不纳入省科技厅汇总范围;因事业单位改革,省医学情报研究所预算归口省卫计委管理,2013年其决算数据不纳入省科技厅汇总范围。

  2、省科技厅职能和机构设置

  省科技厅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科学技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全省科技发展重大布局、优先领域政策性建议,编制和实施全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组织实施全省重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牵头组织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承担推进全省创新体系建设的责任;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组织实施深化产学研合作行动计划;推进全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和专业镇科技创新示范试点建设;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拟订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推进民营科技工作;负责广东国防科技装备动员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科技投入及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建议;负责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组织实施政府间及有关国际组织间的科技合作项目;承办省人民政府和科学技术部交办的其他事项等等。

  根据上述职能,内设11个处室: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发展规划处(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科研条件与财务处、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产学研结合处、农村科技处、科技服务与管理处、科技交流合作处、人事处(与机关党委办公室合署)。另外,还设有省纪委驻厅纪检组、省监察厅驻厅监察室,省部、省院(教育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广东省人民政府)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设在省科技厅。

  2013年,我厅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3、预算归口各单位基本情况

  按科研业务特点分类,归口管理的48个科学事业单位涉及农、林、牧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多个行业。

  (二)人员构成情况

  2013年汇总人员编制数6,473人,其中行政编制89人,事业编制6,384人;年末实有人数8,438人,其中在职人员4,296人,离退休人员4,142人;财政供养人员7,963人,其中在职人员3,829人,离退休人员4,138人。

  省科技厅机关行政编制89人,年末实有在职90人,离休10人,退休54人,均为财政供养。

  预算归口管理的48个科学事业单位事业编制6,384人,年末实有在职4,206人,离退休人员4,078人,其中财政供养人员7,809人 ,包括:在职3,739人,离退休人员 4,074人。

  (三)决算年度的主要工作任务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省领导关于改进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2013年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全力打造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推动四个转变,即转变财政科技资金配置结构、投入方式、分配权格局以及小微项目管理模式;强化五个重点,即强化项目审批的权力制衡,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和科学规范,项目资金监管的制度、人员、机构和经费保障的合理到位,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权责统一和责任追究,以及科研信用管理的科学规范和奖惩分明,实现科技管理的基础稳定化、应用市场化、资金杠杆化、立项公开化、流程规范化、手段信息化,权力寻租等问题,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完善科技管理制度,提升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水平。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出台省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项目结题管理等实施细则,规范科技计划立项程序和评价体系,建立“项目查重系统”,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内部专报制度。探索建设专家库,完善评审专家信用评价制度。全面实施重点重大科技项目预算评审制度,推进实施科技项目财务验收制度,加快完善科技项目经费监管机制。

  3、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省属科研机构建设,省科技服务业研究院机构编制方案获省编委批复。落实国家扶持民办非企科研单位财税优惠政策,加大对新型科研机构的扶持力度,保障新型科研机构健康发展。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共建共享。

  4、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使企业加快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鼓励支持更多中小企业申报重点科技项目,培育更多大型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开展创新能力建设,组建各类研发机构。2013年,批准新组建47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其中企业类406家,占比86%。推进创新型企业队伍建设。新增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1家,累计达454家;新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56家,累计达286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累计达39家,数量位居全国第3;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3家,数量居全国第2。大力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面向企业开展市场化服务,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方法支撑。

  5、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加快实现创新政策对创新链的全覆盖。加快完善《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配套政策,出台配套政策7项。积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减免税收预计超过80亿元。

  6、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2013年,全省22个高新区年营业总收入达2.22亿元,同比增长16.12%;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全年预计达4.5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8237家,排名全国第二。高新区“创业孵化—加速—集群”的内生增长模式逐步形成。建成深圳下一代互联网、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2个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试点数量占全国总数1/5;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新增数量达到我省过去20年总数的一半。

  7、推进专业镇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一镇一策”行动计划和“一校一镇、一院(所)一镇”产学研特派团联动帮扶计划,全年新建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100家。新增省级专业镇21家,总数达到363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2.05万亿元。

  8、加快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LED产业继续领跑全国。通过产品推广应用和高端技术集成“两手抓”,推动LED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推动珠三角9市率先完成公共照明领域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任务,全省累计安装LED灯具超过300万盏,累计节电近15亿千瓦时。推进“国家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完成国家标准提案1项,发布地方标准4项;启动实施标准光组件计划,首批发布21个光组件产品,LED领域专利申请量近5万件,居全国首位。首批国产MOCVD样机进入试运行阶段。全年产业总产值超过2800亿元,同比增长29%。

  9、积极培育新兴科技服务业态,推动全省科技服务业迈向深层次发展阶段。组织召开全省科技服务超市建设现场会,大力推广深圳南山科技服务超市模式。加快培育发展科技服务机构,新认定19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0268项,合同成交总金额535.68亿元,合同成交额再创新高,比2012年大幅增长44.9%,其中技术交易额为514.51亿元,比2012年增长61.5%。支持办好广州留交会、深圳高交会、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惠州云博会等重大科技服务平台。

  10、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与中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浙江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集聚国家重要创新资源。新建高水平产学研合作研究院11家、院士工作站34家、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52家,全省各类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平台总数超过1600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我省企业北上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四川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名校开展校企对接活动,促使一批重点高校的科研成果入粤转移转化。全年新增企业科技特派员555名,累计达到7290多名,形成科技特派团效应。加强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工作,目前创新联盟总数已达104家。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全年实现产值2600亿元,利税260亿元。

  11、推动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并正为我省的核电、船舶、航空、机械、海洋工程、生物医疗等产业的技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东莞“国家级环保与水处理国际创新园”、广州“国家级科技服务国际创新园”的基础建设和“招科引资”工作稳步推进。协调推进佛山中德工业园、揭阳中德生态金属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并取得新进展。推动完善粤港科技合作机制,加快推进“粤港创新走廊”建设。牵头组织“广东•内蒙古科技交流合作周”工作,签约金额达3630多亿元,推动两省区进入经济社会全面合作新时代。

  12、推进重点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瓶颈。

  一是深入推进重点科技攻关,取得显著成效,一批重大科研成果频频见诸国际顶级学术杂志,并在超材料、云计算集成与应用、干细胞、基因测序、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光电显示等领域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产业化前景明朗的核心技术,加快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积极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海洋、农业、防灾减灾、人口卫生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并取得新进展。

  二是继续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和省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在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工作;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在LED照明产品、低碳技术创新、数控一代机械产品、低成本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农村信息直通车等领域,加快推进重大创新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市场应用。“十二五”以来,省财政累计投入约35亿元组织实施各类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有力促进全省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据初步测算,专项带动辐射全省新兴产业发展规模超过6000亿元。

  13、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施意见》;推动试点地区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改组成立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天使投资基金,设立粤科科技小额贷款和粤科科技融资担保公司,以国家级高新区为重点,积极开展业务工作。联合省直部门发布《关于省级民营科技园认定的管理办法》,推进民营科技园“三资融合”模式建设工作。

  14、优化科技平台布局,推动全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我省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首家试点单位,新增2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累计达到21家。全年共批准新组建47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1088家。军事医学科学院华南干细胞与再生细胞研究中心、广州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疫苗研究中心中试平台、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工信部电子五所增城总部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进展顺利。

  15、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普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首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化全省创新创业氛围。加强科技宣传阵地和载体建设,成功举办第22届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广东科学中心发挥科普创新平台作用,全年共接待公众150万人次。

  二、2013年收入决算说明

  2013年纳入省科技厅部门决算编制单位(49个)本年收入决算348,210.75万元,其中:

  1、财政拨款155,926.02万元,是指预算单位当年从省级财政取得的资金。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54,360.22万元、政府性基金1,565.8万元。

  2、上级补助收入2,251.42万元,指事业单位从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3、事业收入122,977.44万元,指预算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4、事业单位经营收入61,019.31万元,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5、其他收入6,036.56万元,指除上述收入之外取得的收入。

  三、2013年支出决算说明

  2013年纳入省科技厅部门决算编制单位(49个)本年支出决算286,725.5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111,011.65万元,包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09,746.18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265.47万元。

  2013年财政拨款支出按用途划分,基本支出69,568.05万元,占62.66%,主要用于人员经费支出以及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5,308.0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4,527.12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411.1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等支出451.77万元,对事业单位补贴4,870万元;项目支出41,443.6万元,占37.33%。详见项目支出情况说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