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平台 > 在线访谈

省科技厅上线广东电台“民声热线”访谈节目

时间 : 2017-08-01 04:08:04 来源 : 广东民声热线 【字体: 【打印】

  上线嘉宾:【科技厅】

  刘 炜 党组成员、副厅长

  陈楚祥 规划财务处处长

  黄江康 基础研究与科研条件处处长

  夏奇峰 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处长

  李荣华 科技服务与管理处处长

  陈国庆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副处长

  【评议团】政风行风评议团成员、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南方日报评论部主任助理丁建庭;广东民声热线记者龙俊峰、赖昊峰。

  【媒体观察团】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广东广播电视台

--------------------------------------------------------------------------------

  主持人:倾听你的呼声,凝聚改变的力量,这里是广东民声热线。我是主持人梁星月。

  今天来到节目现场的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我们将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科研机构、企业对广东的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的看法,另一个是广东的科研经费补贴情况。

  广东省科技厅上线,带队领导是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炜,欢迎您和您的同事。

  现场特约评议团成员有:政风行风评议团成员、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南方日报评论部主任助理丁健庭;广东民声热线记者龙俊峰、赖昊峰。

  节目直播过程中,我们的热线电话020-36235999会同时开通,刚刚也说了,我们这期节目会探讨科研平台的运用,科研经费补贴的发放,还有最新前沿科技的发展等话题。如果你对相关话题有兴趣,如果你对这些领域有话想说,给我们电话吧。广东民声热线020-36235999吧,省科技厅的领导将为您提供帮助。

  【间奏——民声发布】

  【民声发布】(3分钟以内)

  主持人:节目一开始,我们首先要进入的是“民声发布”环节。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上线,厅领导将会发布什么权威信息呢?下面把时间交给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炜。有请刘厅。

  省科技厅副厅长 刘炜:

  主持人好,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特邀评议团和媒体观察团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今天,省科技厅在此发布:2017年,省财政拨出3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我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发展。为进一步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2015年,我省开始实施企业研发省级财政后补助政策。这是一项普惠性政策,要求申报企业在广东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已建立研发准备金(或研发管理)制度,并已先行投入自筹资金开展符合国家和我省产业政策的研究开发活动。从2015、2016年两年看,这项政策受到广大企业普遍欢迎,取得十分好的效果,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是这项补助资金的主要受益者。2017年,我省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预计投入不少于32亿元补助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企业申请财政研发补助,整个流程都在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上完成。首先是企业在平台上进行注册,然后对当年开展的研发活动进行备案,最后到第二年7月份进行申报,并提交相应的一式一份书面材料即可。

  企业可以获得多少研发补助?可以用三句话概括:第一句话是,企业研发费用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比例为其研发费用的10%;第二句话是,企业研发费用超过500万元的,对其中的500万元按10%补助,超过500万元的部分按5%累进补助;第三句话是,单个企业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即500万元封顶。企业研发费用的核定依据是企业在税务机关备案的上一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

  这项政策实施两年以来,受惠的企业越来越多。2015年有1494家企业获得补助共12.11亿元,2016年增加到3770家获得补助共23.15亿元。两年累计省财政已经送出35.26亿元礼包,获得补助的企业平均每家获得约67万元的研发补助资金。2017年,省财政进一步加大力度,企业研发补助的预算资金提高到32.66亿元,申报工作已于今年7月10日开始,目前备案企业数量已经超过8500家,预计与2016年相比申报数量会翻一番以上,欢迎企业来申报。

  我们热烈欢迎企业界朋友们来申报省委、省政府今年32亿元企业研发补助资金。最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省科技工作的媒体朋友、社会各界表示衷心地感谢!欢迎大家对我厅工作的监督,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谢谢刘厅。下面进入民声调查环节。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是科研机构、人员寻找科研设备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研发机构人员表示,该平台的设置初衷是好的,但并不好使。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说法。

  【调查暗访1】:

  该平台有点类似网购平台,可以简单理解为专门针对大型仪器的网购平台。设备拥有者把自己的资料、仪器状况等放上网站,需求者在浏览网站时按需预约使用。无论是科研机构、企业、普通公众都能在该平台进行预约。(图1)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官网是这么定义自己的: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优化,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针对其自身特点的集成服务。

   然而,广州某科技公司副总裁饶学谦表示,该平台并未起到其宣传的作用【同期声:他们(需求方)有时候不知道需要什么仪器,只是知道需要什么服务或效果,只知道能达到某种效果就可以了,就算给了仪器客户他们也不会用。网站平台不能只是罗列产品,这样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把它变成一种服务。让人明确这个网站能够帮我达到什么目标,能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才能比较好地迎合需求方。】

  我们浏览发现,该网站确实有不少地方有待优化,例如:许多设备都不提供预约,设备比较陈旧(图2),部分设备状态甚至显示“未定期检定/校准”或“偶有故障”(图6、7);平台的供应商联系困难,供应商大部分都只留了固定电话号码做联系方式,然而记者在上班时间随机选取5个设备供应商的号码拨打,4个无人接听,1个自动转接到传真机去;查询预约受限制,用户注册登记后,(图3)查询仪器预约信息每天限定了查询次数,超过次数将无法查询仪器信息;还有,该网站注册登记十分随意(图4、5),没有任何验证也能随意注册或预约,容易造成仪器资源浪费。

  广州某科技公司陈勇志经理表示,政府部门主导的这个仪器共享平台用户体验较差,有时候到淘宝等普通商业网购平台反而能找到他们所需的设备和服务。【同期声:仪器的分类不清洗准确,按京东、淘宝网那样去筛查搜索,搜不到。还有就是仪器此时此刻的状态时怎样的(查不到),不知道能不能用。平台上的数据更新都是2013年、2014年、2015年的,几年了状态也不更新,总体而已就是平台的数据是不可信的。】

  我们浏览发现,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网页信息更新较慢,(图8、9)例如网站的“通知公告”栏,今年只在6月份只有两份通知,2016年全年只有1份公告;而“平台动态”栏,信息更是停止在2015年的7月,也就是已经2年没有更新了。

  广州某科技公司副总裁饶学谦表示,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已经有点跟不上现在的发展,希望网站未来能更接地气,提供配套服务。【同期声:做大仪网(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就是希望更多人使用,应该更加开放,可以跟不同网站对接。展现方面,应该以服务的形式展现,不是只有产品或产品的打折租赁展现。】

  主持人:这一条短片的暗访记者,民声热线记者赖昊峰来提问。

  赖昊峰:我们看了网站小矛盾挺多的,比如说网站平台信息更新比较慢,2016年只有一条,有一些2015年至今没有更新过。还有网站里面的仪器,仪器能不能用?什么时候能有?状态是怎么样?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查不到,电话打过去打不通,而且针对的资源我可以随意注册帐号占有,不知道厅长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刘炜:这个问题非常好。从国家到省里面,我们省人民政府设立这么一个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网络体系,是非常重要,是高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我们从国家的统一部署都知道,我们广东是走得比较前的。广东是要求公共财政资金扶持购买的仪器设备是单套50万元单套必须进入网络,我们省是单位套设备30万元以上就必须要纳入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我们初衷就是希望把公共财政支持的项目购买的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让全社会共享,特别是科研院所、高校和各类型的企业,同时我们也欢迎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加入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所以我们认为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基本上可以满足大学院所和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开发活动。刚才我们也看到这个暗访片里面,我们共享网站存在问题,但是我们除了网站之外,我们还有线上线下的服务,除了网站的线上预约服务,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他们也清楚可以对接线下预约,这个仪器在哪个实验室,线下预约也非常多。但是线上网站预约存在很多问题,信息更新慢,仪器设备的状态没有呈现出来,通过这次民声热线,我们要进一步改善我们仪器网站服务。

  同时刚才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应该仅仅是把我们仪器设备摆在上面,而且要变成一种服务,就牵涉到一个问题,我们要有服务的队伍,我们也在治理和共建一支队伍,只有队伍才能进一步完善。我们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存在的问题,加快更新速度,进一步把每一台仪器设备呈现出来,同时我们也跟相关的单位共同研究,推进形成一支真正的队伍,我们要推出支持复测的政策,我们希望这个仪器网能够真正服务广大的企业,真正服务我们高校院所。

  赖昊峰:广东的仪器设备是30万元以上就爱被强制纳入。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这个机构或者是企业这个仪器很珍贵,但是我不想被随便租用,但是被你纳进去了,所以就消极对待呢?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刘炜:我们是公共财政,你要承担公共财政的项目,你购买的仪器设备就必须纳入,因为我们签项目合同的时候就有这一条。

  赖昊峰:就变成被强制,少动力,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结果?

  刘炜:我们公共财政的资金能够服务更大的群体。

  赖昊峰:为什么不能把市场化做起来?

  刘炜:市场化也有。我们也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购买仪器设备进入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为了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我们也允许部分公共财政形成的大型仪器也可以提供市场化的服务,但是不能用这些仪器设备来盈利,只是补贴成本。

  赖昊峰:刚刚您说了,发布了今年广东对科技经费的补贴32亿是史无前例,我想问一下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建了很多年了,对于之前主导这个平台投入过多少钱?

  刘炜:共享平台我们有专项资金来扶持,具体由技术处的黄江康处长来回答一下。

  黄江康: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的支持是公共财政支持,2015年、2016年做了一次,拿了一定的经费用来大型仪器的科学共享,希望通过开放给大家用,这个用的过程当中来进行补助。

  赖昊峰:这个平台投入了多少钱去建设和维护?每年维护的费用是多少呢?

  黄江康:把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能够共享的仪器进行集中,这个投入的经费不会太大。

  赖昊峰:我们感到市场化的平台和我们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更好用,有的被访者说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解决不了问题,我到淘宝就能够解决,不知道厅长您怎么解决?我们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去做这个事情,初衷是好的,大家拿不到这个项目。刘厅怎么看呢?

  刘炜:您说得这个很重要,国家也鼓励大型共享平台发挥市场化作用,因为国家出了这么多钱买了仪器设备就要发挥作用;第二,这些大型仪器设备要在科技中发挥作用。这两者要兼顾,所以我们这两年在推进共享网的市场化工作,包括中小企业使用频率高的希望可以市场化走,能够服务更多的中小型服务企业,还有单位的重大研究项目基础上我们还在往前推,这还有一段的路程,我们也在不断的改善这些服务。

  主持人:我们听听我们政风行风评议团成员、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您有什么想说?

  宋儒亮:刘厅对这些事情挺累,如数家珍。这一件事情是好心想变好事的事情,刚才从资料来看,我们信息公开肯定是不够的。另外我在想一件事情,我昨天晚上就在想,为什么我们不要找熟人找关系,我们要找依据呢?我们发现如果不找熟人和关系,很多事情办起来就很难,因为它不是很人性化,不是让你想把事情做到位,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了。比如说创投市场化的东西很多人愿意过来,他可以做得很好,如果选好了我就可以盈利,为什么我们作为这个政府的平台,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和机构他不来,而且我们总感觉到他不来我们这里走呢?就是好心变好事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广东是科技大省,广东的大型科研仪器到底有多少?仪器是哪一年的?状态是怎么样?能不能对广东现存有的大型仪器做一个评估报告,或者科技厅自己做或者是通过购买服务来做?我到底去看,一年一年去评估,这样你的机器成为一个清单,这个机器就活了,谁用什么一看就知道了,这就是做服务,这就是做信息。刚才谈到平台,的确有一些平台我们领导干部去上一下您也觉得不方便,这个时候能不能通过一些社会组织帮我们来完善好,觉得别扭或者是不想上或者是觉得很不舒服的,能不能考虑变一下?如果这些调整了,好心越来越往好事上走了,这样我们做得越多,赞扬越多,否则做得越多开了头,被别人说得越多,人也就越累了。

  主持人:要说得好也做得好。北京时间现在是11点54分,各位听众、各位网友,你正在收听收看的是广东“民声热线”,今天上线的单位是广东省科技厅,我们这期节目会探讨科研平台的运用,科研经费补贴的发放,还有最新前沿科技的发展等话题。如果你对相关话题有兴趣,如果你对这些领域有话想说,欢迎现在就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02036235999。

  继续是我们的民声调查环节。广东从前年开始试点向科技企业发放创新券,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广东民声热线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创新券可用于补贴哪些创新活动不明确,甚至存在省市科技部门规定的适用范围“打架”的情况,这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来看记者的调查:

  现场播放短片

  导语:广东从前年开始试点向科技企业发放创新券,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广东民声热线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创新券可用于补贴哪些创新活动不明确,甚至存在省市科技部门规定的适用范围“打架”的情况。来看记者龙俊峰、实习生张钧亮的调查:

  科技创新券就好比“代金券”,领取的门槛不高,但是兑现的条件不少。今年广东省科技厅下发的科技创新券后补助申报工作通知,首次分别罗列了创新券支持范围和不支持范围。比如工业设计类服务和科技金融类服务就明确列入不支持范围。不过记者发现,佛山市科技创新券实施方案中规定的适用范围前两条就包括研发设计服务和科技金融服务。为什么市一级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明显与省里不一致,佛山市科技局科技服务与管理科工作人员如此回应:(录音:你拿市的创新券你不用管省里面那个啊,你就按照市里面那些创新券的一些指南啊拿来兑现购买服务就行了,其他省里面那个你不用管它的。那为什么省里跟市里不一样啊?我们市里面科技金融跟专利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嘛,相当于我们自己这边的钱我们的使用就灵活一点咯。)

  创新券支持范围省市两级明显“打架”的情况不止佛山一个地方,记者查阅了全省21个地市的创新券实施办法或申报指南,深圳、东莞也把科技金融服务列入支持范围,其他地市与省科技厅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明确创新券不支持科技金融类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究竟包含哪些,东莞市曾发过一份通知明确,科技金融服务包括:创业孵化、项目路演、投资对接、上市辅导、新三板服务等,而佛山南海区创新券支持的科技金融服务则完全不同,主要包括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科技保险。记者留意到,深圳市今年的创新券适用范围有调整,科技金融已经不再支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指出,科技金融更多是一种融资服务,这偏离了创新券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录音:仅仅是科技金融就纳入创新券的范围这是不够的,更重要还是要看结果导向,科技金融你到底成效如何?那如果真的是判断这个创新取得了成果,这个名词不重要名目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考虑效果考虑结果。)

  记者还发现,部分地市创新券兑换率较低,不少企业领了券最终却没有兑现。以2016年度为例,河源市发放创新券427万,最后兑现了235万,兑换率为55%;清远市2016年发放创新券639万,兑换345万,兑换率为53%;佛山南海区的创新券发放兑换由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代理,2016年发放了一千万创新券,兑换截止日期仅剩一个月,目前只兑换了380多万,兑换率不足四成。交易中心挂牌融资部副总经理方国明(录音:这个券这个额度是先到先得,等于说有一些有需要的企业当时没留意或者是说给别的企业先申报了,就企业我先申报了我占了这个坑,后面我没真的去用,真正有需要的又没报上,所以我们今年已经调整了,就是说你去年申报了10万你没用完的,可能我们或者就给你少额度,或者如果有别人来我们优先给别人。)

  企业有钱不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从企业的角度看,兑换率低还有哪些原因?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新建(录音:我就觉得没什么很大帮助,因为手续太繁琐了。因为它这个东西是不开放的嘛,比如说我申请专利,公司不是政府指定的给我申请的,那我就还要重新去找这家公司去申请我才能兑付。比如我原先有一家专利公司跟我合作了二十年三十年,但是如果它不入这个笼子的话,那我这部分钱就永不出去。你这笔钱交给企业了,应该来说你只要是正规的合法经营的公司都应该可以兑付这个券,那你不能说你用券方便你只限定一家是不是?他就人家做假咯可能有些管理咯 ,要我理解也是懒政嘛。)

  补贴范围界线不清晰,入围的创新服务机构不能很好满足企业需求。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指出,标准不清、范围不明可能导致财政资金错配风险增加。(录音:比如说你拿这些券去兑换,你总得给个标准,就说这个企业已经出了成绩了,创新是已经得到了认可了,比如说拿到了什么专利啊,这个已经是产生了什么经济效益啊,可能是你对创新要有个标准,衡量这个创新是否成功, 你要有个标准,现在可能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主持人:这一条短片是我们广东民声热线记者龙俊峰采写的,您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龙俊锋:首先想问关于科技金融这一块的。科技金融这一块省里面明确是不支持的,实际上我们2015年出的方案就已经明确了,今年在通知里面特别列出来了,但是到地方是支持的,他说支持重点。省里面有资金,市里面有资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到底科技金融省里面不支持?市里就支持?

  刘炜:这个问题这么来说,创新券是省委省政府和各地级以上市我们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中小微企业创新缺乏很多的动力。但是科技金融省里面为什么不纳入创新,因为省里面有科技金融经费专项,所以我们不重复支持。各地市就没有科技金融经费专项,所以他们通过创新券来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

  首先地方政府支持了企业以后,省里面按照你支持的额度进行一定的支持,我们是总体的,不支持单个企业。比如说佛山支持了一千万,我们就按照20%给你200万元给你佛山统筹安排,不会单独安排。所以科技金融纳入了范围,有一些没有纳入范围,这个创新券不强求。

  龙俊锋:省里面明确不支持科技金融的,那市里面支不支持你也不知道。

  各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珠三角的地区我们是一比三,省里面出一,地方出三,粤东西北财政比较紧缺,我们是按照一比一的方式来出,这是一个问题,你今天提出来是一个问题,我们接下来进一步跟地市协调、协商,希望我们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省里面的方案没有明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省里面的方案没有明确,只是给了一些大项,具体项目各地市制定,但是如果各地市来制定的话,范围和边界都不一样。到底什么是科技创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定义。像这种问题的话,会不会也给我们的补贴发放带来一些问题?到底这个边界怎么来划分?可能对于企业来说他也模糊我什么东西可以算做我可以补贴的范围?

  刘炜:这个边界是有的,我们省里面有创新券管理办法,明确创新券主要支持哪些创新的研发活动,对于企业哪些活动算入研发范围内,国家和省里面有规范标准,高新技术有规范的标准,言语费用的加计扣除额也有标准,这是通用的。大的范围比较明确,但是每个地方有他的实际情况,我们允许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但是大的范围和框架内容根据特色可以支持。

  龙俊锋:现在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的创新券兑换率比较低,有的地方发了一千万一天就抢完,实际上到最后兑换不到三四成的比例,在我们看来,你发了很多,实际上没有用上,对于企业来说拿了这个券,占了这个坑,但是实际上没有兑换。如果他这个钱能好拿的话他肯定去拿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你们的手续太烦琐了,拿起来这个钱不容易拿,刘厅长怎么看呢?

  刘炜: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这个问题我们请我们科技厅、科管处的李荣华先回答一下。

  李荣华: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于创新平台的关注,关于这个问题补充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创新券是有滞后性。我们省和全国很多省2005年启动创新券,有很多都是2016年才启动,创新券定完以后不是马上可以兑现,有一个滞后性。目前广东有三四成,在全国来说是比较高的。我们前几年查了有一个省的创新券兑换率只有1%,尤其是地市制定这个政策更晚,所以创新券发出去没有兑现。

  第二,消费心理的倾向性。企业在申请的时候宁可多申请一点,不会少,如果少了的话,有一些地方就只要第一次,不要第二次。

  第三,从兑现率低来说,也未必是坏事,如果兑了三成还有七成,七成财政资金还在那里,没有造成浪费。

  主持人:我们有请南方日报评论员丁建庭有什么意见?

  丁建庭:我想先请问一下李处,我们创新券兑换的时候最主要的标准是什么?

  李荣华:省里都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根本各个地市不同,2015年1号文鼓励各地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这个实际上也是大家的发展不一致的问题,省里明确各地市自己制定。第二各地市有主要的条件,目前我们省里规定了5个方面,但是各个地市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制定政策,企业符合当地制定的条件就可以申请和兑换创新券。

  丁建庭:实际上刚才我问这个问题,有一点是跟刚才李处说的一样,兑换率低并不一定是坏事,不是我们创新券发出去就一定要兑换,我们要兑换哪些东西?我们创新是为什么?真正要以结果为导向,你要有创新的东西才能给你兑换,而不是你领了多少?中间投入了多少费用?各种各样的报销我给你报,不是这个意思。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思维,我们申请创新券的时候门槛相对来说低一点,但是兑换的时候门槛要高一点,我们要以拿结果来说话,而不是填申请表格就可以报,一定要创新实实在在的结果,这一点要坚持。我们创新为了什么?最重要要看企业能不能拿出结果,这是一点。

  谈到省里面有一些政策和下面不一致的地方,当然我们鼓励因地制宜,鼓励不同的地方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变通扩大或者是缩小创新券的使用范围。有一定要堤防,不要上面的政策到下面让他去寻租,我怎么去给企业这一笔补贴弄到手,不管你是不是这个创新,有没有这个创新,先把创新搞到手再说,我们创新券是好办法,广东走在前列,但是我们要让这样好的举措真正用在为科技创新服务中。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树立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导向意识,这是第一;第二,我们也要加大事后的督查力度,看这个券是不是用在创新上?看到我们基层的科技缉以及各地的服务单位是不是把我们省里面的政策贯彻下去了,而不是上面有了政策,下面糊弄一下,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爱把好的东西,真正的用在企业深深,真正把我们广东的科技创新实力提升下来,谢谢!

  主持人:让创新券真正服务于创新本身。刘厅有没有补充?

  刘炜:丁建庭评论员讲得非常好,我们创新券是发给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拿这个创新券购买大学、科研单位服务用于研发。因为有很多研发活动他条件不够,能力不足,不足以完成研发的时候,通过创新券是购买大学、研究院所的,大学帮他解决问题以后,然后大学研究所拿着这个创新券来兑换他的资金和研发费用。所以企业是申请创新券,很多企业是搞不明白自己的研发内容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原因之一,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的深入调研,我们希望的财政支持创新券,企业都能够尽量的用完他,这样真真正正能够帮助企业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我们市场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的初衷。

  主持人:宋教授有没有补充?

  宋儒亮:我是搞法律的,有一点要明确一下。省里面的政策和佛山市说明德国,佛山市科技工作人员说的话稍微轻松和随意了一点,我们这里有钱我们这里方便,支持不支持,省里面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个政策省里面否定不支持,地市是支持,因为他有钱,方便来走,这就和创新两回事了,这是管理到不到位的问题以及按不按规矩的问题,这里面的负责、担当、尽责要体现出来,否则省里面的政策导向就被很多东西化解掉了,不利于省里面的一些问题。

  主持人:把政策梳理清楚一点点,更加有利于把事情做好。

  宋儒亮:对,对,对。

  主持人:好的。各位听众、各位网友,你正在收听收看的是广东“民声热线”,今天上线的单位是广东省科技厅,我们这期节目会探讨科研平台的运用,科研经费补贴的发放,还有最新前沿科技的发展等话题。如果你对相关话题有兴趣,如果你对这些领域有话想说,欢迎现在就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02036235999。

  省科技厅上线,你最想问什么问题呢?我们拟出了10个民生话题,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86新闻工厂”即可参与投票,选出你最关心的话题,上线单位的领导将在节目中亲自作出权威解答。“民声十问”期待您的参与。

  第一个问题是:“下海”创业有顾虑,配套政策咋落地?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保留编制“下海”创业等诸多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但有的高校老师和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担心这些政策能不能真正落地,下来会否继续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保证政策得以执行?

  刘炜:这个问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从国家到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鼓励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到学校之外去创业,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我们科技厅联合了教育厅、人社厅联合出台了若干意见,总的来说我们鼓励我们学校的老师、科研老师的技术人员到市场上去创业。这个问题要处理好两个关系问题:

  第一,学校和大专院校里面的老师下去,出去创业以后,他原来的本职工作谁来承担?比如说一个学校里面一共10个教授,5个教授出去创业了剩下5个教授是不够的。所以单位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第二,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他去创业以后,他回来以后是否可以保留他原来的位置和岗位?这个也是我们要注意好这个问题。

  为此我们鼓励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大学和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离岗创业的具体细则,真正解决我们专家学者的后顾之忧,现在看来确确实实要处理这些问题都要探索,国家也有大的框架,具体的实施细则需要每个大学和研究所制定大的细则。科技厅主要是在这些老师、专家出去创新的时候给予业务的支持、项目的支持、人才团队的支持。我们将联合教育厅、人社厅一起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我们也在考虑这些问题。

  主持人:所以接下来有一定的系列政策去实施?

  刘炜:对。

  主持人:接下来进入民声评议。节目现场有我们的特邀评议员,有来自广东各大媒体的记者,还有其他厅局单位的特邀来宾。在这些人员当中,我们组成了一个10人评分小组,他们将根据上线单位的现场表现作出评分。下面给各位一些时间,稍作休息,我们再一起来看现场打分情况。

  主持人:欢迎回来,这里是正在播出的广东民声热线。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上线,评分小组对今天省科技厅的现场表现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现在总分已经统计出来了,最终得分是86.5分。我们请刘厅来回应一下。

  刘炜: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希望全社会都能够支持创新,尊重创新,参与创新,给予我们科技人员更大的宽裕、更多的信任,相信我们科技人员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会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各位!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给我们宋教授和丁建庭评论员一点时间,今天我们提到很多科技问题,这些是科研人员和大学教授关注的问题,企业也很关注的问题,您觉得接下来科技厅可以做哪些改进?来促进创新券等等政策的落地呢?

  宋儒亮:科技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科技是日新月异,要跟上并且跟上各种的需要,广东接受各种资讯非常重要,可以服务好广东和广东的科技企业确实来说不容易的事情。科技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想说广东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谈科技,政府在主导这一块的时候,科技厅是代表广东政府在科技的引领,在这方面能够更多的勇于探索、先行先试更好。比如说在科研经费这一块更加注重结果导向,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一个倾向,很多的学者接课题是没有那么愿意了,因为这个中间的过程,只要做过的人都知道。所以在这一块过程是重要的,不出结果的过程可怕的,结果可以是成功的,哪怕是阴性、失败的也是结果,结果导向非常重要,尊重知识分子非常重要。

  丁建庭: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的工作,我感觉过去有一段时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相对来说我们在话语权上以及公众中的影响力相对平淡了一点,但是这几年,尤其是这五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环境以及广东省对于科技创新的格外重视,我们现在科技厅这几年出台了需要政策,我觉得我们科技厅,包括我们科技工作者,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大有可为的时机。未来怎么干呢?未来这个空间非常大,重要的一点还是说把我们已经出台好的东西,真正给落到实处。不能说上面政策非常好,到了基层这些企业,尤其是这些中小微企业有需要东西得不到,得不到实惠,这是迫于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要不然的话,上面雷声大,下面不下雨。

  还有一点,我们不仅要出台各种各样的扶持优惠,还有一点,我们要和其他部门一起打造一个比较好的创新环境,有时候对于企业来说,我需要的不是你的扶持,不是你给我多少补贴,是我在这样一个市场化的中间环境中,我自己有这个动力,我想去创新,不是说有一些地方政策几个月变一次,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所以最终还是要看创新我们注重程度很高,最终要看结果。好的。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各位网友,今天的广东"民声热线"节目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的支持,感谢省科技厅、特约观察团以及媒体观察团的嘉宾。错过我们直播的朋友可以下载触电新闻app,订阅"686新闻工厂"回看节目视频,也可以收看明天中午12:30在广东电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浓缩版节目。另外,您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关注"686新闻工厂"公众号,留意我们的其他动态。下周的上线单位是省安监局,欢迎提供新闻线索。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