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平台 > 在线访谈

省科技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

时间 : 2022-11-08 16:02:32 来源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字体: 【打印】

  2022年11月8日上午,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到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星演播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

  本期“民声热线”节目以反映广东省科技厅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实践,推动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主题,选取了广东加速构筑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广东药企发力双抗药物研发开创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潮汕地区黑臭池塘治理样板等为主要内容,展现了省科技厅在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科学普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与惠民生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果,以及下步继续发挥职能作用,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的思路举措,得到媒体观察团和现场评论员的一致好评。

  厅社发处、农村处和产学研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上线节目。

  2022年 11月8日上午,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到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星演播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

  本期“民声热线”节目以反映广东省科技厅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实践,推动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主题,选取了广东加速构筑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广东药企发力双抗药物研发开创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潮汕地区黑臭池塘治理样板等为主要内容,展现了省科技厅在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科学普及、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与惠民生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果,以及下步继续发挥职能作用,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的思路举措,得到媒体观察团和现场评论员的一致好评。

  厅社发处、农村处和产学研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上线节目。


2022zbft1.jpg

2022zbft2.jpg

省科技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现场


  【直播标题】广东省科技厅: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滚动标题:

  【民声对话】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民声现场】广东加速构筑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科技如何加油助力?

  【民声调查1】广东药企发力双抗药物研发 开创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

  【民声调查2】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潮汕地区黑臭池塘治理样板

  【节目简介】

  今天的上线单位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节目重点关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广东省科技厅推动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广东加速构筑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科技如何加油助力?广东药企发力双抗药物研发 开创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潮汕地区黑臭池塘治理样板。

  上线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时间:2022年11月8日10:30

  地点:广东广播电视台(人民北)南星演播厅

  演播厅主持:张宇航 杨小杨

  第二现场主持:金亮

  【上线嘉宾】

  梁勤儒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李迪云  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

  胡胜春  省科技厅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

  田文颖  省科技厅产学研结合处二级主任科员

  【特邀评议员】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刘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张振飞

  【民声观察团】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广东广播电视台、触电新闻

  10:30——

  【报时——音频】

  【特别节目版头——音频】

  【视频片头——视频】

  【开场音乐——音频】

  主持人A:回应民声,你我同行。这里是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广东民声热线,我是主持人宇航。

  主持人B:我是主持人小杨。

  主持人A:广东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今天起,广东民声热线将联合各省直机关,突出展示省直单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和特色亮点,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广东大地开花结果,结出丰硕成果。

  主持人B: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今天我们邀请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本期节目将重点关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广东省科技厅推动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广东加速构筑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科技如何加油助力?广东药企发力双抗药物研发 开创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潮汕地区黑臭池塘治理样板。

  主持人A:节目正在通过广东新闻广播、珠江经济台、触电新闻、粤听、抖音、快手、微信视频、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平台同步音视频直播,欢迎通过网络参与我们的节目,打开微信搜一搜“广东民声热线”,投诉、报料更方便。

  主持人B:广东民声热线为民服务17年,热线电话020-36235999始终不变,现在已全面并入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监督更有力!提醒正在收听收看节目的朋友,下载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官方手机应用“触电新闻”,首页就能看到我们《广东民声热线》的节目入口。欢迎大家参与节目,亮出你的态度。

  10:33——

  【小版头对话——视频】

  主持人A:回应民声,从对话开始。下面有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走进今天的“民声对话”。

  【领导出场——音频】

  主持人A:您好梁厅,我们知道每年科技厅上线都会给我们带来比较酷炫的科技产品,去年我们带来了大疆的8K高清摄像机,在这次冬奥会当中有十几应用,今天带来了什么样的产品?

  梁勤儒:这次给大家带来的华为最新款的智能手机Mate 50 pro。这款手机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接收北斗卫星信号,现在屏幕上显示的是室外环境下华为手机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北斗卫星向这台手机投放发射的信号。

  主持人A:上面我们看到写着“已登山顶,一切安好”,而且还有GPS定位。

  梁勤儒:这是华为独有的技术,也是结合北斗卫星共同研发出来的。相比于其他的全球定位系统,这个是非常独到的,能够带给大家永远在线的安全感。

  主持人A:这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有很多的政策在广东落地生根,对企业进行了扶持是吗?

  梁勤儒:是的,一方面广东很多高新技术企业积极进取、奋勇拼搏,取得了很大发展成就。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系列的重大决策部署,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的部署举措,推动广东科技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广东已经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区域创新能力首位,我们从2017年到去年,一直都是排在首位,并且广东的优势正在逐步发挥出来。另外一个,广东的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6万家,发明专利有效量接近44万件,PCT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也达到了2.6万件,等等这些,在科技产出的数据方面确实能够表现出广东过去多年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下来我们就按照总书记、党中央,特别是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战略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我们要全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技术金融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主持人A:能不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在基础研究做了哪方面的扶持?

  梁勤儒: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技术攻关的源头活水,基础研究更关键的是从“0到1”的突破,也就是从无到有的突破。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了广东的人才资源、科教资源、创新资源是比较紧缺,非常缺乏的。基础研究能力更是比较低下,这是总体的情况。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样也带动了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我们从2017年开始已经跃居区域创新综合排名的首位,一直保持到现在。但我们有个比较明显的薄弱环节,就是基础研究能力还不足,还比较低,所以这是下来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要解决的方向。

  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省的基础研究工作,采取了系列的重要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文件,加大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推动广东基础研究实现新的突破,比如在近两年发布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当中,广东牵头或者参与的成果就有5项,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在过去来说是比较难以想象的,毕竟我们的基础太薄弱了。

  主持人A:对于基础研究有着很多的政策扶持和关照,我们现在有了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以后,更重要的是向前迈一步,要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了。提到技术攻坚战,您刚才提到技术攻关,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梁勤儒:技术攻关是相对基础研究而言的,如果基础研究更多关注的是“0到1”的突破,那么技术攻关更多关注的是从“1到10”“10到100”这么一个过程。我们为什么会被卡脖子?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比较薄弱,重点是我们对核心技术还没有攻关,对它的原理还没有完全掌握。近几年,省委、省政府也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进行了非常重要的部署,大手笔、高强度组织力量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5G、4K/8K、高端电子元器件等等方面陆续实现突破,部分产品甚至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效,因为里面涉及关键核心技术、重大技术装备等等技术含量都是非常高的。接下来,我们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按照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部署,来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时代发挥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好地推动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联合一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一起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上下游一体贯通,来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我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着力推进的方向。

  主持人A:最近有个新闻,就是在11月1日的时候,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回国创建深圳医学院。我省在人才支撑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梁勤儒: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广东在过去多年里充分发挥了大湾区以及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吸引集聚了大批人才到广东创新创业,根据我们的统计,现在在广东工作的研发人员已经超过120万,占全国接近1/6,并且我们拥有一批高精尖的,高层次的人才。接下来的人才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个是要继续发挥好广东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这么一个综合优良的环境以及创新创业的热土,面向全球,吸引集聚更多的科研人才。

  另外我们也充分发挥重大平台的引才聚才的作用,我们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我们有完整的实验室体系,可以集聚吸引很多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另外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领军企业,深圳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深圳90%的研发人员都聚集在高新技术企业里面,还有通过实施系列的科技创新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可以集聚和培养一系列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

  另外,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优势有很多,我们在人才服务方面,比如签证、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险等等,我们都有很多很好的服务政策,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央加大力度支持人才高地建设,在人才个税优惠方面力度也很大。总之我们的创新创业环境是非常好的,我们也非常欢迎全球的人才来广东创新创业。

  主持人A:刚刚我们说到了三个点,一个是基础研究,一个是技术攻关,还有人才。谢谢梁厅。

  接下来进入到今天的民声调查。

  10:45——

  【小版头民声调查——视频】

  主持人B:接下来我们要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广东加速构筑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科技如何加油助力?

  主持人A: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全国每6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广东造。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正在加剧重构,广东汽车产业正处于从合资合作到自主创新。

  主持人B: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推动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由汽车大省迈向汽车强省的关键。下面我们走进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看看它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市场领跑,马上来连线正在深圳比亚迪采访的第二现场主持金亮。

  【播放民声现场连线视频1】

  主持人B:

  刚才我们看到比亚迪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振奋人心。请问广东省科技部门对于支持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都出台了哪些好的政策或举措?

  梁勤儒:这个问题我们想请田文颖同志回答一下。

  田文颖: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产业的发展,广东省科技厅也统筹规划了支撑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建设,从科技项目、研发平台、人才团队等多个方面大力支持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

  第一方面,持续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五年来我厅已组织了4批次新能源汽车及无人驾驶重大专项,共立项52个,其中80%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力争突破一批前沿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例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超级混动系统等,均获得了省重大专项的支持。第二方面,是我们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我们建立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善的科技平台体系,已经建设了仙湖实验室等4家省实验室和8家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等3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和11家新型研发机构。并且支持成立了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打造支撑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研平台和高端智库。第三方面,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筑牢汽车强国之基。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吸引全球的院士、领军专家等高水平人才团队落地广东,跟本地企业深度合作。

  梁勤儒:我补充几句。总书记说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我想这句话在比亚迪这类的企业身上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在科技的加持和助力之下,比亚迪不断地做大做强,发展成为今天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科技企业,这也坚定我们加大力度支持科学技术的信心。

  主持人A: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今年的产销数据都非常亮眼,从科技角度看,我们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是不是已经全面超越进口车了?

  梁勤儒:广汽埃安也是近几年冒起来的一批新能源汽车黑马,有关情况请田文颖同志介绍一下。

  田文颖:科技方面,比亚迪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汽埃安的“电动汽车全球最快充电技术”获世界纪录认证。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确实取得了很多亮眼的成绩,但还不能说国产车的技术水平已经全面超越进口车了,仍然存在部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像部分车规级的计算、控制、传感芯片等。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确实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水平,但这不是长久的,也不是全面的,科技上的竞争非常激烈,不进则退、不快也退。对于阶段性的成果,令人鼓舞,我们广东省更应该加强研发投入,加速成果转化,拓展优势空间,要切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汽车强国梦,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建功新时代!

  10:55——

  主持人B: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接下来我们来关注:科技支撑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主持人A: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广东生物医药产值年均增长13.7%,全省共有药品生产企业57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368家。《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力争实现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

  主持人B:随着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疗效更好、价格更低的创新药物获批临床上市,为宫颈癌等多种肿瘤疾病患者等带来好消息。请看广东民声热线记者陈淑君报道:

  播放视频:【调查视频1】

  主持人A: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研发了全球首创的新药,使得全球的晚期宫颈癌患者迎来全新的一个高效的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了企业在创新的主力军作用,请问省科技厅如何加强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加快产业创新发展?

  梁勤儒:这个问题请李迪云同志回答。

  李迪云: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广东省内的本土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可以造福广大患者的药物。我省还有很多类似的科技型企业,逐步发展成为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的主力军。近年来,省科技厅一直努力,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在重大的科技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加强企业的参与度、话语权,布局省重点研发计划“新药创制”“绿色生物制造”和“高端医疗器械”这三个专项,都突出以产业化为导向,我们立项的项目中也有75%由企业牵头承担。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57亿元,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我们也将引导企业更多地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到科技部门的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出题人和答题人的作用,推动更多的科研任务由企业来提出和承担。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稳企暖企力度,推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惠企暖企政策应享尽享,切实帮助各大企业解决实际经营中的问题。

  主持人B: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这几年,省科技厅在科技支撑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十四五”期间有什么举措?

  李迪云:目前我们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整体上是位居全国的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下,全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实现营收3128亿元,同比增长17.5%,可以说是实现了逆势上扬,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十四五”期间,我们主要是扣住四个抓手,力争2025年达到营收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一方面以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做强,重点加大科研项目、平台、人才等支持的力度。另外一方面以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做大,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让更多科技型企业成为创新创造的主力军。第三方面是以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建设10个综合性的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第四方面,我们以良好的生态培植产业土壤,不断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临床试验激励、应用推广等机制,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主持人A:您刚刚有提到产业园,在深圳、广州这样的城市中,医药企业、生物企业是非常发达的,但我们刚刚看到的企业是在中山,在我省像这样的医疗生物企业产业园布局是怎样的?我们如何通过产业园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李迪云:中山国家健康科学产业基地是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一个缩影。目前,全省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布局了十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双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21年,全省十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企业数量达到了4700家,营收超过2580亿元,占到全省生物医药产值超过八成。

  产业园区可以说是企业孵化,还有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接下来省科技厅也将以产业园区的建设为重要切入口,更多地助力产业基区发展,在产业园区建设上将做好三篇文章。第一个是做好品牌平台的文章,重点培育建设广州生物岛还有深圳坪山等10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第二个是做好对接合作的文章,鼓励园区与大型央企、国企、外资企业对接合作,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向优势显著的产业园区集中。第三个是做好产业协同的文章,着力提升产业园区的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发、临床试验、市场推广等服务能力,发展壮大园区的公共服务体系。

  主持人B:接下来请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刘强谈谈他的看法。

  刘强:听了领导的展望,我非常欣喜,特别是听到厅长说到广东要发展基础研究,因为大家的印象中,广东是一个应用型的省份,对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以前做得不是特别好,或者说跟广东省的经济体量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特别欣喜听到这个想法。另外我们有人才政策,让全国各地的人才汇聚到广东这个地方,形成安心、放心也让人专心的,适合科技人员发展的环境。

  有点小期待,在我们讲到企业发展创新的过程中,能不能由科技厅引领,把院校、研究所和学校,因为这个地方有很多真正的原始创新,院校和企业的联合能够做到一条龙的创新链。

  主持人A:说到的就是产学研全链条发展,非常感谢教授的建议。

  11:10——

  主持人B:回应民声,你我同行。你正在收听收看的是广东“民声热线”,今天的上线单位是广东省科技厅。

  主持人A: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潮汕地区,看看科技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主持人B:在潮汕传统村落,当地居民房屋前往往有一口池塘,既能承蓄雨洪、用以灌溉,又兼具美观,蕴含着“聚财聚气”的文化底蕴。不过,由于年久失修,池塘变臭水坑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在广东省科技厅的帮扶下,潮汕地区黑臭池塘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来看广东民声热线记者白阳南、景阳斌的报道:

  播放视频:【调查视频2】

  主持人A:从影片当中看见了现在村子池塘的变化,能不能口语化一些跟我说说这个难题解决的科技含量?

  梁勤儒:刚才通过视频我们看到潮汕地区的乡村在科技的支撑之下,把黑臭水体池塘变成环境优美的青山绿水的宜居环境,我们非常高兴。这个工作请胡胜春同志回应。

  胡胜春:污水主要的来源是生活污水,污染成分主要是氮磷和有机物,科技含量主要体现在2项技术,第一个是源头深度净化技术,生活污水排到池塘之前进行源头净化,利用生物滴滤塔、氮磷靶向吸附填料等方式,运转时填料表面形成微生物膜,提高处理效率,节约成本。第二个是末端生态修复技术,传统修复使用药剂和清淤的方式,现在我们使用湿地植物配合生态浮床技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吸附水体氮磷和有机物等,达到长效生态修复和景观效果。

  主持人B:影片中也说了省内不止一个村需要治理,这个水池的运维成本高不高?这个模式适合推广吗?

  胡胜春: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有三类,第一类是三级化粪池,第二类是化学膜,第三类是人工湿地技术,传统的处理技术成本高、有的要清淤、需要人工长期维护。而我们采用的系列技术节约成本,处理1吨污水成本从5毛钱以上降低至1毛钱之内,并且自我净化能力强,利用生物浮床,既可达到生态修复作用,还可以种水芹菜等产生经济效益。综上,我们这项技术既节约成本,还有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是值得推广的模式。

  主持人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是乡村留住人的重要一环,那么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科技厅做了哪些工作?后续还有什么措施?

  胡胜春:广东省科技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念。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第一个是联合省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如《广东省乡村振兴科技计划》,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政策保障。第二个是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关键技术攻关,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科技支撑,形成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村镇空间有序发展等绿色发展技术和模式。第三个是示范推广多项美丽乡村建设适宜成果,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开辟创新路径,我们选派了150余名专家,在50多个镇开展乡村建设规划、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文旅发展等方面帮扶,精准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下一步我们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科研经费投入,加快农村污染防治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广,推动农村污染防治技术成果“进园入县”,加快科技人才支撑,谢谢。

  主持人B: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我们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方面下了大力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接下来,在农业科技方面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胡胜春:接下来我们在乡村振兴这块,广东省科技厅作为科技部门,主要是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进一步创新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围绕农业农村发展核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产业发展的问题,我们将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提供科技支撑。

  第二个是进一步引领人才下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目前我们选派了901个团队、2812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参与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在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创新型县市等平台载体集聚了大量人才,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科技人才下乡范围、强化服务效能、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第三个是进一步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我们将综合考虑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类型和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探索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治理当前农业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与运行机制。

  第四个是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高校院所、企业等市场化社会化科技服务力量作用,增加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加强重大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和转化应用,推动科技成果向粤东西北转移转化,强有力支撑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主持人:有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张振飞谈谈他的看法。

  张振飞:刚才影片中看到登峰村的黑臭池塘的治理,科技厅在抓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用12个字来概括,就是接地气、有实招、顾民生、有成效,我本人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厅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有三个举措非常深刻,第一个是实施粤东西北的大专项,加入任务清单,解决了农村科技发展区域不平衡的问题。第二个是实施农村规划园,这项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举措。第三个是实施了一批科技成果在粤东西北的转移转化落地,对带动广东产业振兴、产业兴旺还有乡村宜居宜业以及老百姓的致富增收非常重要。

  对于科技厅下一步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我也提三点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做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谋划。

  第二,在科技项目的攻关项目的整体设计,包括农业的重点研发专项等等,要跟乡村振兴的目标进行有效衔接,现在农业农村科技项目的设计一方面是要供给侧,还有要从需侧双向发力。

  第三,对于我们取得的成功案例,我们要好好地做好梳理和宣传工作,要好好凝练和总结广东省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广东模式和广东样板。

  11:25 ——

  主持人A:节目正在通过广东新闻广播、珠江经济台、触电新闻、粤听、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平台同步音视频直播。

  主持人B:继续关注科技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们再次连线第二现场主持人金亮:

  【播放民声现场视频2】

  主持人B:从第二现场我们看到像比亚迪这样的头部企业对技术研发工作是相当重视的,而且希望科技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助力。对于企业的需求,科技厅有何回应?

  田文颖: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比亚迪提到希望有更多的助力和支持。在今年7月份,省科技厅印发了《科技创新助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稳企、暖企的力度。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有多条政策都符合条件,可以申报,比如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我们还大力支持优秀企业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财政将会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支持。

  对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我们下一步还将探索更多的支持方式,例如在科技的顶层设计、重大决策上请企业参与进来,在项目形成、项目投入、项目组织、项目评价这四个环节更多地体现企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主持人B:相信在科技相关部门的支撑和助力之下,在新能源产业的集群发展中会涌现出更多像比亚迪这样的龙头企业。

  主持人A:是的,希望就像红色的车一样能够热烈奔放地在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下去。接下来进入民声问答。

  11:35——

  【小版头民声问答——视频】

  主持人A:民生实事,多方问答,下面进入民声问答环节。今年是科普法颁布实施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今天的民声问答,我们围绕广东如何创新做好科普工作来展开。我们提前准备了5个关键词。请现场的媒体记者选择自己关注的关键词,科技厅领导现场回答。

  播放:【3号短片】

  主持人B:梁厅想问一下,实现这一个目标的关键是什么呢?要如何去实现?

  梁勤儒:谢谢媒体朋友对我们科普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广东具备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12.79%,在全国排名第六,比起北京、上海等地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现在正在采取相关的举措进行加大科普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主要是关注五个重点的人群,青少年、产业工人、农民、老年人还有公务员干部队伍,这五类是重点。重点是青少年,难点是农民,关键点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努力,需要党委、政府做出宏观的部署和规划,我们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安排,对这方面着重做出了工作部署,一个是我们出台了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这是广东省地方性法规,以前是没有这个法规的,现在是弥补了这个空白。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我们进行了五年规划,我们现在正在按照规划的目标要求和职责分工深入推进。

  另一方面,科普是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更多体现在日常,所以我们也结合刚才五类人群,比如说怎么样结合重大的时间节点来开展重大的科普活动,比如广东的科普嘉年华,以及推动各个地市来同步开展科普活动,这是集中的重大活动,我认为这个还是很有必要开展的,它能够在全社会起到带动作用。

  另外我们也在加大相关的投入,省市区联动,在全省的科普长板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来推进,希望到“十四五”末,全省21个地市综合性的科技场馆能实现全覆盖。我们非常重视网络科普,因为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等,短视频科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也非常注重这块阵地,接下来要研究有关举措。今年我们已经做了尝试了,重点择优支持一些短视频项目,希望能够做大做强。

  科普产业也是非常大的产业,美国和欧洲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到科普是非常大的产业,《国家地理杂志》乃至电影《星球大战》等科幻片,电影电视类的产业是非常大的,可以通过科普产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带动科普,一方面政府肯定是通过发展公益性的科普事业来推进科普,另外我们也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化的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硬,进一步把科普工作做好,把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主持人A:刚刚有提到我们在新媒体上有科普产业布局的,想跟您自荐一下,广东民声热线新媒体号粉丝量还是很不错的,我们可以合作来做一下关于科普方面的工作。

  接下来继续请媒体工作选择短片提问。

  播放:【5号短片】

  主持人A:依旧是关于科普工作的,这个是关于科普资源整合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会有怎么样的布局?

  梁勤儒:确实科普资源整合涉及很多领域的资源,像从科学普及来说确实是方方面面的,也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去。由于科普资源过于分散,对于怎么样更好地利用发挥科普资源的作用,做好科普工作,确实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我们已经把它列入我们的重点工作议事日程,接下来大致按以下工作思路去推进,其中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部门协同,第二个是省市联动,第三个是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化的优势。部门协同,科普资源分散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里面,怎么样进一步整合,我想在更高的层面,就是通过党委、政府部门,更大力度地联合起来,去进行整合。再一个就是省市联动,省市区多级联动整合科普资源,更好地发挥各地的优势和特长来推动科普工作。另外是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优势。

  11:42——

  主持人A:“民声问答”期待你的参与,打开微信搜一搜“广东民声热线”,在小程序提交你的提问短视频参与下一次直播问政。

  主持人B:节目最后有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作上线小结。

  梁勤儒: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给了我们广东省科技厅非常好的机会,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对我们的科技工作进行介绍,向大家报告科技工作,还有取得了哪些进展,还有哪些不足。媒体朋友以及两位观察员为我们提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我们回去之后要专门把这些意见建议进一步收集,用于改进我们的工作。

  下来按照总书记党中央的要求,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对科技工作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决策,希望能够拿出更多的政策和举措来不断推进广东的科技工作,推进国家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谢谢。

  11:44【结束音乐——音频】

  主持人A:节目接近尾声了,感谢省科技厅、特约评议员以及媒体观察团的嘉宾。错过我们直播的朋友可以下载广东广播电视台触电新闻、粤听app回看、回听节目。另外,您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关注“广东民声热线”公众号、视频号,留意我们节目的其他动态。

  主持B:回应民声,你我同行。欢迎在微信搜索广东民声热线小程序,通过上传视频、图片、音频、文字提供新闻线索。今天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支持。再会。

  11:45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