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载武大团队成果:新冠病毒气溶胶可附着在衣物上传播
4月27日,Nature(《自然》)在线发表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教授领衔的抗疫科技攻关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Aerodynamic Analysis of SARS-CoV-2 in two Wuhan Hospitals”(《武汉两所医院的新冠病毒气溶胶动力学分析》),并作为亮点论文(Featured article)进行推荐。
武汉大学为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蓝柯教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伏晴艳高工(教授级)、复旦大学阚海东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何建辉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元、陈宇、郭铭和香港科技大学宁治为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武汉大学新冠肺炎研究专项基金、泰康集团和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以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和武昌方舱医院的大力支持。
新冠肺炎在全球的暴发和流行对公众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是关键的防控措施之一。飞沫和接触传播被证实是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主要传播途径,而目前对其气溶胶传播途径还所知甚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吸痰、插管等临床救治操作时常暴露于患者产生的大量气溶胶中;而公众因普遍缺乏对气溶胶科学知识的了解,不少人将它视作“防不胜防的空气传播”,感到焦虑和茫然。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回应公众关切,并为政府疫情防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武汉地区疫情的高峰时期,由蓝柯带领团队骨干深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及普通病房、武昌方舱医院病区及厕所、居民小区和超市等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及公共环境等采样点,进行气溶胶样品的采集,并利用团队前期研发的新冠病毒数字PCR检测等技术,定量分析了各采样点样品的新冠病毒气溶胶载量及其空气动力学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在当时严格防控的条件下,两所医院和公共环境总体是安全的。但在患者使用的厕所中气溶胶病毒载量较高,提示患者大小便冲水过程可能是病毒气溶胶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人流聚集的超市附近和医院楼栋通道等可检出一定的气溶胶病毒载量,说明人员聚集时病毒携带者与周围人群存在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此外,团队通过分析病房落尘样品和医护人员脱防护服区域的病毒气溶胶载量和粒径分布,首次揭示了新冠病毒气溶胶的空气动力学特征,提出了病毒气溶胶“沉降(衣物/地面)—人员携带—空中扬起”的传播模型。
经过对上述武汉疫情高峰时期第一手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团队于2020年2月28日及时撰写研究报告并提交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和相关医院,作为政府的决策参考和医院制定防控消杀策略的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也于2020年3月10日在国际主要预印本网站bioRxiv在线发布。
由于该成果是在疫情真实环境中监测的新冠病毒气溶胶载量和空气动力学结果,论文预印本发布一个多月来被阅读下载5万余次,引起了国内外140多家包括Nature、Science等知名学术期刊和The Scientist、Cosmos等著名科普网站,以及NPR、Yahoo、央视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其中,Nature记者和Cosmos主编就气溶胶病毒载量研究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意义采访蓝柯,并分别于2020年4月2日和7日以网站头条新闻的形式报道了采访情况。
美国疫情暴发后,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三院联合于2020年4月1日给其总统提交的紧急咨询报告整段引用了该研究成果。不久之后,美国总统开始号召其民众实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总之,该研究不仅首次揭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环境气溶胶病毒载量及动力学特征,同时也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