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专区 > 广东科技在行动

新冠病毒若发生基因突变,将会带来什么影响?

时间 : 2020-03-21 16:58:24 来源 : 腾讯网 【字体: 【打印】

  

  论文作者张弓向财新记者强调,病毒亲和力提高100倍并不意味着其传染性提高100倍,要达成真正的感染还有很多步骤,且受其他因素影响。尽管如此,传染性提高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新冠病毒在繁殖倍增的过程中若发生了基因突变,会否影响其感染能力?

  3月17日,论文预印平台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与新冠病毒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突变有关的研究,称突变增强了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结构稳定性,突变病毒株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显著增强。

  论文作者强调,病毒的传染性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尽管如此,传染性提高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这篇题为《从流行的新冠病毒序列中发现的RBD突变会增强刺突蛋白结构稳定性及传染性》的论文,由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其威、暨南大学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张弓共同担任通讯作者。

  研究团队从公共数据库(NCBI GenBank和GISAID等)下载了244条新冠病毒毒株的基因序列全长,并筛选出S蛋白及其RBD区域发生突变的序列进行分析。

  从研究者绘制的毒株序列分布地图来看,现阶段这244个新冠病毒毒株中绝大多数毒株的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RBD)没有发生突变。只有10条序列在RBD区域存在氨基酸突变,它们分别采集自武汉、深圳、香港、英国、法国和印度。

  那么这些突变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研究者对新冠病毒的RBD突变体进行了分子动力学的模拟计算,以评估RBD突变体与人体细胞受体ACE2的结合能力。

  结果发现,有3个突变体(分别是双突变N354D和D364Y、V367F、W436R)在数据上的差异引人关注,表明它们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affinity)有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