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广东科技

多位诺奖得主本周来穗!大湾区如何更好打造科技吸引力?

时间 : 2023-05-16 16:34:49 来源 : 南方都市报APP▪南都科创 【字体: 【打印】

  5月1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新闻发布会。南都湾财社记者会上了解到,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将于5月20日至23日在广州南沙举办。包括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等诺奖得主及国际顶尖科学家受邀参加本届论坛,将聚焦讨论纳米科学、高能物理等前沿科学技术话题。

微信图片_20230516145754.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将于5月20日至23日在广州南沙举办。本届论坛以“智汇湾区,湾和世界”为主题,将设置一场高规格的全体大会、15场分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纳米科技、高能物理、生物医药与健康、信息与通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重要领域,向全世界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和广东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据大湾区科学论坛执行秘书长聂晓伟介绍,截至5月15日,本届论坛邀请到诺奖及同级别国际奖项获得者5人,海内外院士近百人。其中主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对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IPCC报告作出贡献者、加州伯克利大学分校教授丹尼尔·科曼(Daniel Kammen),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得者叶玉如院士,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高文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滕锦光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化学奖获得者张锁江院士等多位嘉宾线下参会并发表主旨报告。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大湾区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大湾区科学论坛等交流平台对海内外顶尖科学家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也正体现了这种趋势。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王月琴表示,自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启动以来,广东主动协同港澳,不断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从要素、平台、项目、人才等方面加快推动粤港澳科技交流合作,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据王月琴介绍,在推动大湾区创新要素高效跨境流动方面,广东聚焦钱过境、人往来、税平衡、物流通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在全国率先支持港澳机构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截至2022年底,全省科研经费跨境拨付累计超过3.7亿元。开展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改革试点,探索“正面清单”等模式。向港澳开放共享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携手共建粤港澳科技创新平台方面,广东依托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促进三地合作,在横琴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31家、前海集聚创新载体125家、南沙建成高端创新平台132家。推动广州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在香港设立分部。携手港澳建设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在河套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

  此外,广东在支持三地创新主体开展联合科研攻关方面已累计支持300多个项目、约3亿元。同时加快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已建成面向港澳的科技孵化载体超130家,在孵港澳创业团队和企业近1100个。

  “粤港澳三地有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互补的先天优势,我们坚信,未来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一定能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贡献更大的力量。”王月琴说。

  王月琴表示,下一步,广东将协同港澳,扎实推动三地深化合作、相向而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堵点”“难点”问题。强化粤港澳创新资源协同,持续推动科研资金、仪器设备、数据资源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开放共享。

  同时,将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探索在河套等地区建设粤港高水平科技合作平台,联合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协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切实畅通三地人才往来便利机制,吸引更多国际化专业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