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广东科技

【粤政观察】“科技风向标”指向大湾区——回顾诺奖得主丁肇中的湾区之行

时间 : 2023-05-24 21:46:26 来源 : 粤政观察 【字体: 【打印】

  这几天,大湾区在“追星”,追的科学界的“大明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

文章配图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丁肇中

  5月20日至23日,丁肇中应邀参加在广州南沙举行的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四天的时间里,丁肇中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先是接受媒体采访,留下了许多坦率又有趣的回答。比如遇到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问题时,他会直接说“我不知道。”当被问到有什么建议给到年轻人时,他会说:“我儿女从不听我的建议。”

  但只要是他感兴趣的科研问题,他都会回答得格外认真。他说,要把科学和研究“当成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

文章配图

丁肇中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作主旨报告

  在当天的主论坛上,年过8旬的老先生作了半个多小时的主旨报告,并将报告内容面向全球直播。他把自己在科学研究生涯的心得体会倾囊而出,分享的内容干货满满,让热爱科学的年轻人听到了更多前沿的科学知识。

  刚结束论坛议程,他还马不停蹄前往大湾区的另一座科技城市——江门。

  在紧凑的行程中,丁肇中为什么要专程到江门一趟?这个地方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顶尖科学家到“湾”里来,又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旅程。我们跟随丁肇中往返于广州南沙和江门两地,在近距离接触中,寻找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文章配图

丁肇中实地考察江门中微子实验

  世界科研的目光正在投向粤港澳大湾区

  乘坐矿车,顺着23度斜角的轨道向地下700米驶进,几经周折,我们来到了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实验大厅,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文章配图

江门中微子实验有机玻璃球

  这是一个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结构,可以用来捕获信号极弱的中微子。

  看到如此庞大的探测器,即便是已经在微观世界里进行了大半辈子物理研究的丁肇中,都直言是第一次看到,还和妻子一起与身后的“庞然大物”合了张影。

文章配图

丁肇中(左三)和妻子(左四)在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实验大厅合影

  不过,合影还是次要的。丁肇中深入地下700米,有着更重要的目的。他想了解中国科学家的科研实力、提出了哪些科学目标、又是怎么解决国际上共同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的。

  事实证明,这一趟并没有白来。江门中微子实验负责人王贻芳院士逐一介绍道:这项实验的首要科学目标是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为中微子“称重”,是国际最前沿的基础研究之一。

  实际上,这是全球各地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的一场无声“赛跑”,谁能率先“称重”成功,谁将会在国际上引起轰动。而王贻芳团队所作出的贡献,是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来测量中微子的质量顺序。具体操作,就是在分别距离阳江核电站和台山核电站53公里的地方搭建一个中心探测器,在地图上构成“等腰三角形”。这是经过王贻芳院士计算的,“性价比”最高的建设方案。其次,还要将中心探测器放置在很深很深的地下,用以“屏蔽”宇宙射线的干扰。

文章配图

丁肇中考察探测器关键零部件光电倍增管

  这样的实验方法,让丁肇中直呼“我以前没有见过这样的实验,我想象不到的。”他认为,“科学上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这是一个最好的实验。

  这已经是丁肇中在论坛期间,第二次公开表达了对江门中微子实验的肯定。

  江门中微子实验到底“牛”在哪里?我们单看该实验负责人王贻芳的科研经历就可见一斑。

文章配图

江门中微子实验负责人王贻芳(左一)向丁肇中介绍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

  2012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领衔的大亚湾中微子团队宣布,首次探测到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这项科学发现让王贻芳成为首位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中国科学家。

  而发现前两种振荡的加拿大科学家麦克唐纳和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已经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成熟的科研积累下,王贻芳带领团队继续参与我国第二代中微子实验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足以预见这项项目的野心和底气。

  正因如此,江门中微子实验从提出实验设想之初就吸引了大量国外的合作者。目前已经组成了由18个国家和地区的75个科研单位的70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大型国际合作组,其中还包括了多个国际著名粒子物理实验的负责人及其团队。

  可见湾区科研的吸引力,世界科研的目光正在投向粤港澳大湾区。

文章配图

国家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

  位于广州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能够在25分钟完成全球未来10天海洋模拟、4小时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原本8个月的工作量,让众多国外研究机构前来谈合作、签项目。

  位于深圳的“鹏城云脑II”,2020年位居全球高性能计算领域权威榜单之一IO500总榜榜首,问鼎世界冠军。

  位于珠海的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计划发射天琴三星,受到国际关注。

  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成为全球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些顶尖科研平台,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文章配图

中国散裂中子源

  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大湾区诚意满满

  其实,丁肇中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渊源,还不止于这次湾区之行。

  早在1979年,丁肇中就与中科院确定,每年派一批青年学者到他的实验室学习培训,当中就包括江门中微子实验负责人王贻芳和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

  2003年,广东省政府参与到丁肇中领导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阿尔法磁谱仪计划”当中。

  中山大学参与了丁肇中开展的AMS实验

  正是因为中国愿意并积极与世界开展国际合作,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才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

  时至今日,粤港澳大湾区更是积极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

  数据显示,广东已与日本、韩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交流联系,与德国、新西兰、以色列等近20个国家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开展各类国际科技合作项目900多项。广州、深圳等也资助开展数十个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除了政府主导,在跨国公司、科创企业之间,一种自发的“民间科技外交”活动正在湾区展开。“民间科技外交”,顾名思义,是民间发起或主导的科技创新领域的对外交流交往。

  比如来自深圳优必选科技的机器人,多次出席重要的外交场合,与德国、泰国、非洲等重要的商界和政界人士会面,是一位经验丰富、游刃有余的民间外交“使者”。

文章配图

德国总理默克尔抱起优必选Qrobot Alpha机器人

  “链”接湾区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稳步推进

  回顾四天的湾区之行,科学家们展开思想碰撞,言犹在耳,让人回味。

  “技术的发展要生根于基础研究之中。”

  “要借国际之‘大脑’,为大湾区所用。”

  “希望能够在转化上探索模式,让科学家的有效专利得到合理的转化。”

  众多智慧的结晶,成为留给粤港澳大湾区的“珍贵礼物”。

  而开放、创新、活力,也成为科学家们评价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频词。

  只有抓住科技,才能赢得未来。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5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数量居全国首位。面向科技成果转化,广东推出“赛马制”、“军令状”、“接棒挂帅”等技术攻关组织模式。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超过200位院士及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科技人才定居湾区……一条“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在助力“智汇湾区、湾和世界”

文章配图

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新的定位。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原始创新成果诞生自湾区、转化于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必将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