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内外热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 以新担当新作为 创造广东新型工业化新辉煌
“通过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下一轮产业升级和全球竞争中建立优势。”“专注核心技术,重点发力创新,‘专精特新’企业要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有勇气走出国门、布局全球,勇攀全球产业科技高峰。”“将‘中国智造’‘中国品牌’带向全球舞台!”……
11月16日举行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大会,在全省各地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立足岗位、担当实干,凝聚合力、接续奋斗,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广东新型工业化新辉煌,为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贡献力量。
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新型工业化“新”在科技进步,“新”在创新驱动。工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应用最集中、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领域。
在富华重工的实验室内,各类针对车桥、悬挂系统等底盘零部件产品的理化分析、机械性能检测、台架测试正在有序进行。这是亚洲唯一一家可以同时生产卡车车桥、半挂车车轴、工程车桥的制造企业。“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一直是我们的底气。我们有能力造出任意一款电桥!”富华重工常务副总经理覃建勋说。覃建勋口中的“电桥”,指的是电机驱动车桥,是所有新能源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创新不仅代表着核心技术攻关,更代表着补足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锻造创新链、价值链的长板。
走进潮州三环与广东省能源集团合作开展的“210kW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风机、逆变器、电堆、换热器、控制器等在蓝色箱柜中运转,不同颜色的管道分别把燃气和水通入其中,再经过高温化学反应进行发电。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实现百千瓦级SOFC发电示范应用的项目。
“我们在这项技术上已经进行了19年的探索。目前潮州三环已实现从粉体材料、单电池、电堆到发电系统的全技术链条贯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潮州三环深圳研究院院长陈烁烁表示,潮州三环将始终坚持聚焦主业、创新为本,用先进材料为人民构筑美好生活,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创新不能靠“单打独斗”,需要“攥指成拳”。通过不断开放创新资源和生态,“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正在加快构建。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美的将坚定投入未来业务,通过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下一轮产业升级和全球竞争中建立优势。”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表示,2023年美的集团研发投入预计超130亿元。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美的集团创新布局越来越广:美的集团与西安交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院校展开长期研发合作,并且与海内外知名院校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目前美的集团与高等院校基于项目的合作超过500个。
推进新型工业化不仅要精致“盆景”,更要普遍“风景”。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离不开“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水、洁净的空气”等优渥环境。
会上发布的《新型工业化重要政策文件选编》,集纳了创新、产业、企业培育等多方面政策。厚植创新的沃土,广东将制定实施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优化制造业创新平台区域布局,加速汇聚产业创新资源,有效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全省各地也在积极行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广州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科技和产业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建设以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新型显示、新型储能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先进高分子材料、纳米智造2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落地。
依托大科学装置,东莞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引领。被称为“癌症新疗法”的硼中子俘获治疗项目,成为中国散裂中子源相关技术催生的首个产业化项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引进25个创新样板工厂团队、孵化42家产业化公司,让科研成果加速从“纸上”到“地上”。
不断提高“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
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不断提高制造业“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举措。从蓄势锤炼推动产业升级,到智能产线走进传统工厂,再到绿色低碳为行业发展添彩,广东制造在产业融合化发展中不断升级。
竞逐新赛道,积极抢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高点,广东走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之路。
在肇庆,深耕锂电池行业近25年的理士国际,近年来全面布局锂电池储能技术和应用产品,产量和产能稳步攀升。理士国际董事局主席董李表示,理士国际将紧跟行业步伐,在进一步夯实铅酸电池现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锂电池及储能技术研发和产品的生产,让企业在行业发展浪潮中保持前进脚步。
靠智能增效,持续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释放新潜能。
作为广东先进材料领域绿色钢铁产业链“链主”企业,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不断推进建链、补链、强链工程,成为广东唯一一家拥有从红土镍矿冶炼到不锈钢产品完整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上下游汇聚阳江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千亿级不锈钢合金材料产业集群,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联动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筑起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我们持续开展冶炼工艺与生产设备技术攻关,积极实施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级,加速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广东广青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应用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努力建设智慧型生产企业,不断夯实制造业立企科技硬实力。
让绿色添彩,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减污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制造各个环节深入挖掘“绿色”潜力,助力工业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在湛江,随着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工程塑料、热塑性聚氨酯装置建成投产,宝钢湛江钢铁氢基竖炉项目年底投产,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项目加快推进,廉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湛江正积极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建设绿色石化、绿色钢铁、绿色能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国兵表示,在常态化保持“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废气超低排”的基础上,将重点加快推进零碳产线建设这一国家级使命任务,加快氢冶金技术和低碳产品研究,打造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绿色碳钢制造基地。
持续增强产业发展韧性和竞争力
在汕头高新区西片区,从深圳引进的永裕光电5G半导体光感元器件项目预计1个多月后完工投产。该公司副总经理周树雄说,他们将在这里“安家”,逐渐将5G半导体光感元器件智能制造产线转移至此,形成“深圳研发+汕头制造”的新优势。
为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全省各地正建设一批引领型产业集聚区、支撑型产业园区和“万亩千亿”大平台,高质量打造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
汕头划定163平方公里工业控制线,加快398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和69.76平方公里的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建设。前三季度,汕头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5个,计划总投资522亿元。
惠州集中力量推动土地、资金、用能等要素向工业园区聚集,不断提升3个国家级园区和7个千亿级园区水平。1—10月,惠州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先进制造业项目、基础设施申请用地指标1711亩、1276亩,居全省前列。
对内,大平台扩容增效,不断拓展省内产业发展布局;对外,增强产业资源和要素配置,在全球布局中延伸产业链供应链。
今年以来,深圳一方面落实省“百千万工程”,制定新能源产业集群市内外招引培育指引,携手省内兄弟城市共建飞地产业园区;另一方面,则深化国际产业合作,引进落户赛意法半导体扩建、GE医疗、英特尔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不断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广东坚持内外双向发力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挖掘增量、争创优势,持续增强广东产业发展韧性和竞争力。
近日,科达陶机为印度头部陶瓷企业Varmora Granito Pvt.Ltd集团定制的窑后整线设备分批顺利发货,这是印度市场首个全连接模式窑后智能整线。从产线出海到海外建厂,再到战略投资收购,从佛山起步的科达,逐步从陶机装备国产化先行者成长为全球知名陶机龙头。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70.28亿元,科达来自海外的营收占比超过60%。
“制造业在海外拥有很大的空间,接下来科达将从非洲扩展到南美洲,产品也将从陶瓷拓展到玻璃、洁具等更多建材。”科达制造董事长边程说,科达将业务延伸至下游建筑陶瓷、锂电池材料等领域,将“中国智造”“中国品牌”带向全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