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广东科技

政企学研代表齐聚广州,献策科技产业融合互促 以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动能”

时间 : 2024-02-23 08:51:36 来源 : 南方日报 【字体: 【打印】

  龙年开春首个工作日举办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会上关注焦点。次日举办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中,“新质生产力”更是被频频提及的热词,被各区、各市直部门视为在新的一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现实所需,更是未来所向。

  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广州将大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以“二次创业”奋进姿态,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2月22日下午,以“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二研讨活动,在广州拓思北斗创新基地举办。

  这场研讨会云集了近百名来自生物、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多个前沿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参会嘉宾们结合所在行业和研究领域,探讨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畅想未来产业创新愿景,更对广州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建言献策,一同谋划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动能的“新蓝图”。

  南方日报记者 黄舒旻

  通讯员 穗发宣

  以“新”提“质”

  科技创新力撬动

  社会生产力“再释放”

  科技创新始终是社会生产力实现新飞跃的关键因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力的再突破、再攀高,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再升级、再跃迁。

  广州实验室挂牌成立,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等国家大科学装置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先进高分子材料、纳米智造、印刷及柔性显示、新型储能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近年来,一批承载原始创新重任的大科学装置和科学设施平台先后在广州落子,成为广州培育新质生产力得天独厚的基础。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营,4个项目入选国家颠覆性技术专项,居全国第二;2月21日,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发布《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高新区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若干措施》(即“颠覆性10条”)。大批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将在未来竞相涌现,支撑广州新质生产力实现实力跃升。

  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以创新力撬动生产力,如今也成为广州企业的共识,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首席数据官程欧在会上提到,广州数字科技集团连续多年的研发创新投入在企业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超过10%,2023年研发投入强度为12.6%,年均新产品产值率超过80%,在多个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截至2023年底,全集团共申请专利5631项,专利申请量在全市国企中排名前列,数十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并抢占了行业制高点。集团下属企业广电运通8年磨一剑,自主研发ATM钞票识别技术,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水平的‘ATM中国芯’,成为全球三大掌握全套现金处理技术的唯一中国企业。”程欧介绍道。

  对于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小鹏汽车助理总裁胡逸宁深以为然,“作为成长于广州、扎根于广州的新能源车企,成立十年以来,小鹏汽车始终坚持走全栈自主研发路线,以高饱和的研发投入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变革,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潮澎湃

  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迸发崭新动能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就是是实现“从1到无穷”的路径。

  澎湃的创新力,要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力?这需要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在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林影看来,科研成果最终价值的体现,一定要面向市场,“科研机构更多是在技术端发力,那么只有通过与市场端的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才能真正让技术变成产品,既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也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这是一个共赢的模式。”

  广州产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以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2个产业集群获评全国优秀,汽车产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政策方面,出台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大提升。

  2023年,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风力发动机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80.0%和38.2%;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显示器、集成电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7.1%、43.8%、29.3%和21.6%。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质发展,为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一片沃土。不少参会嘉宾认为,广州“有市场、有产业、有政策、有人才”,这些都成为新质生产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深度融合,也助推科技成果不断迸发出崭新生命力。

  作为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莱恩医药助力中山眼科医院全球首个临床前评价可逆转白内障的滴眼液项目落户广州,“这个项目13.6亿元的转化金额创下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金额之最,也是我们过硬的评价研究坚定了广州企业家买单的信心。”广东莱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威表示。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工控”)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原晓静透露,2024年,广州工控将推动产业链、资本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邀请战略领域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同场交流,高规格筹办“工业创新大会”。

  “我们将通过发布一批新产品、路演一批新项目、聘任一批首席科学家,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枢纽价值,推动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原晓静介绍。

  向“新”前行

  新质生产力牵引产业

  实现新飞跃

  产业体系的质量,奠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从而倒逼产业升级、技术升级、竞争方式升级,就能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面向未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更加需要传承创新基因,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加需要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程欧表示,

  围绕“打造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将全面布局通信、算法、算力、数据、场景五大数字要素,推动技术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身为广州“生物医药军团”中一员“猛将”,莱恩医药也展示了龙头企业的担当。“我们将以国际一流的创新药物评价与研发关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及正在建设的10万平方米莱恩医药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为契机,加快药物非临床评价研发技术突破,带动粤港澳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平台建设。”杨威表示。

  同时,该企业也将深度发挥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和博士后工作站的“聚合力”,释放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以才育才的“链条效应”,引进吸收上下游产业深度合作,吸引更多产业人才扎根广州、深耕广州、圆梦广州。

  踏上新征程,广州要继续在高质量发展上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就必须在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上走前列、作示范。

  研讨会上透露,接下来,广州将研究吸纳本次会议专家企业家意见建议,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进一步壮大新质生产力,继续发展新势能。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抓好广州实验室、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成体系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打造“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创新生态。

  ——全力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支持引导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3+5”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做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兴支柱产业,培优育强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型储能等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赛道、新领域,打造万亿引领、千亿支撑、未来接续的产业集群体系。

  ——全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谋划好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把南沙战略性平台、东部中心打造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做大做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等平台,集聚更多大项目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