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广东科技

推进产业科技创新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时间 : 2024-03-04 09:41:07 来源 : 南方日报 【字体: 【打印】

  3月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中共东莞市委、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社科联协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广东实践”第六场研讨会在东莞举行。与会人员紧扣“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主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广东如何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将主旨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加快创新发展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穆荣平

  当前,我们正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历史时期,如何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创新发展的视域下,要从新规划、新要求、新格局、新挑战、新思路五个方面深刻把握。

  创新发展的新规划和新要求。一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三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创新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挑战。创新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创造过程,包括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乃至文化价值的创造,涉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方法创新及其商业化应用与社会推广活动。当前我们的创新发展模式主要受几个因素影响:一是中美关系发展方向,二是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三是数字转型引领发展范式转变,四是中国现代化强国目标牵引,五是全球都市圈化趋势加速。

  加快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一是健全愿景驱动创新发展政策体系。通过科学发展政策、技术创新政策、产业创新发展政策、社会创新发展政策、环境创新发展政策等,推动创新耦合发展。二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布局和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三是推进系统创新能力建设。四是依托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培育国家(区域)创新枢纽和发展引擎。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李海舰

  近年来,中国已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发展势头猛、活力大,走在了世界前列。从数字经济发展指标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方面,截至2022年底,已开通231.2万个5G网站,5G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均超过60%;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8.45亿户,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网络零售市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方面,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已超50万亿元;国内三二一产数字经济的渗透率,分别为44.7%、24.0%和10.5%。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方面,埃森哲发布的评估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数2018年为37分、2019年为45分、2020年为50分、2021年为54分。数字政府平均发展水平方面,据测算,2022年中国省级层面数字政府发展水平的平均分为69.02分。从数字经济进展状况看,我国已经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数字中国建设规划,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组建国家数据管理机构,推出数据资产入表安排,推进数字人民币的流通,提出数字文明的新概念,等等。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一是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的高度统一。基于质量维度,数字经济的最大特征是创新性。在要素层面,数字经济由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劳动、数字空间、新型生产力、数字平台以及数字治理构成;在产业层面,数字经济涉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数实融合形成的新业态,以及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新能源;在经济层面,一系列新经济形态陆续呈现,诸如无形经济、数权经济、通用经济、共享经济、融合经济等。基于速度维度,数字经济的最大特征是非线性。与工业经济完全不同,数字经济具有叠加效应、乘数效应、倍增效应。二是效率提升和分配公平的高度统一。效率体现在价值创造方面,意味着做大“蛋糕”,这是由数字经济的渗透性、赋能性、替代性所决定的;公平体现在价值分配方面,意味着分好“蛋糕”,这是由数字经济的平等性、普惠性、共享性所决定的。三是先进技术和先进制度的高度统一。先进技术体现为共有共用共享共治(去物质态、非独占性);先进制度体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度(全民所有、重使用权)。四是基于当前和面向未来的高度统一。一方面,数字经济关乎企业设备更新、城市设施更新、基础设施更新,决定着向数智化企业、城市、社会的转型;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社会治理方式,正在构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方法论。

  当今时代,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是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加速器、倍增器,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要统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构建数据授权运营体系,拓展数据应用场景领域,规范数字平台企业发展,打造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构建数字时代政府市场规则,形成共有共用共享共治格局。

  在双循环战略实施中

  加速广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张建平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产业方面来讲,要求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以及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当前,全球化程度大幅加深,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二以上是通过全球价值链进行的。在过去二十年中,全球价值链减少了贸易壁垒,降低了运输成本,创造了就业机会,并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增长。现存的全球价值链以中、美、德三国为中心,各国相互连接,关系紧密。虽然中国是全球供应链核心国家之一,但从品牌溢价、技术含量,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方面来看,我们跟美国、德国差距较大。未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非常关键的是要通过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基础研究投入,持续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让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助力“两步走”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突出、供应链组织能力效率高、开放与创新相互促进、创新驱动引领趋势显著、海内外优秀人才集聚、资本充裕等多重优势,同时存在着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仍有待突破、知名品牌领军跨国企业集群数量仍然不足、全球化运营能力和水平有待加强、把握未来产业的研发和投入需要加大力度、多层次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在双循环战略实施中加速广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建议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打造开放竞争的营商环境;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双循环进程中加快创新要素优化与集聚;中高端人才引进培养与职业技术人才并重;强化金融与资本市场对创新的支持;加强产学研协同和科技成果转化。

  当下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让开放、创新进一步相互作用,通过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高质量实施已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等,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更好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期待广东能够大胆先行先试,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广东培育和勃发

  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广东省社科院党组书记、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郭跃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率先开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催生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能。一是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实践,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二是坚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在广东部署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携手港澳深度参与重大科研攻关,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是围绕前沿领跑领域部署创新链,加快在人工智能、脑科学、量子等领域掌握一批颠覆性、非对称“撒手锏”技术。比如,加快建设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突破“鹏城·脑海”通用AI大模型、“盘古大模型”等核心技术。

  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催生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要素支撑。广东深入推进五大要素质量升级和要素配置改革,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一是坚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激活流量,不断提升土地利用质效。二是牢牢抓住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打造新型高素质人才梯队。目前全职在粤工作院士、高层次人才分别达191人、94万人,有效持证外国专家和人才达4.5万人;全省高技能人才达690万人。三是深入实施数字中国战略,率先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大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字经济规模超6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四是聚焦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力,奋力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建成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超4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066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五是着力加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能效显著。2023年全省科技信贷余额超2.3万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2307亿元,科技保险为8.96万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万亿元。

  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基础。一是加强系统设计,强化支持保障,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营收近3万亿元,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二是超前谋划五大未来产业集群,精准布局未来网络通信、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21个突破点,打造未来产业发展矩阵。三是推动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玻璃陶瓷等优势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塑造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

  广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以新提质”实现广东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杨军

  广东产业经济规模和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区域综合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形成了强大的产业整体竞争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构建起“产业需求引领科技创新质的飞跃、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围绕“以新提质”实现广东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我们的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是以新增效,发展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以破解“卡脖子”问题为导向,集中优势科研力量进行攻关,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龙头企业,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我们通过深化科技体制管理改革,组织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模式,优化项目遴选机制等,不断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实践。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方面,构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和全周期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目前全省有高新技术企业7.5万家,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近10万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优惠;孵化器、众创空间均超过1000家。

  二是以新强基,促进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委、省政府坚持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系统部署战略科技力量、强化高水平科技成果供给、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以科技金融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各职能部门协调推进构建了“双十”战略产业集群“五个一”工作体系。在科技创新方面,通过部署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全面推进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大湾区科技创新枢纽,并持续优化高水平、多层次的实验室和平台体系,建成2家国家实验室、11家省实验室和3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极大丰富了高质量科技成果源头供给。在成果转化方面,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面向全省推行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与单列管理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人员“不敢转、不想转”的问题。同时,不断完善科技金融制度设计,为科技创新全链条和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协同式、接力式的金融支撑的综合服务。

  三是以新布局,加快培育引领未来产业。围绕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广东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一方面,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目前已经建设10个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包括逐步完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项目布局,以及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比如率先在全国实施省基金项目科研经费“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试点,探索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信任为基础、竞争性和稳定性兼具的科研资助模式。

  毗邻港澳是广东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下,我们稳步推进粤港、粤澳科技交流合作,促进“人往来、钱过境、税平衡、物流通”,推动粤港、粤澳科技创新互利共赢。在为港澳高校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有效支撑了我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打通制约产业科技创新成果

  转化的卡点堵点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马宏伟

  广东要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必须有效打通制约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卡点堵点。对此,前提是要解决好产业科技成果创新“最先一公里”的问题,提升转化的可靠性、可能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三个强化”,强化产业需求导向,强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强化产业需求导向。改进产业科技创新的项目形成制度,在项目形成环节植入市场基因,注重调查社会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注重以“用”为导向来组织形成项目。产业科技创新旨在破解工程和技术难题的逆向创新、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的互动创新以及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创新,落脚点在产业,要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通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竞争力。

  二是强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条主线,在政府、企业及产业之间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在创新组织者、实施者和支持者等利益关联方之间建立基于创新收益的利益共享机制,为创新成果提供技术持续性试验与改进的机会,创造技术的应用实践场景,推动高校积极与国家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科技领军企业等的协同互动,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力争在“卡脖子”问题上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构建产学研一流创新生态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道。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改进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管理体制与成果转化体系,创新科技项目的发动与管理模式,强化有组织创新与有组织成果转化,协同推进资金投入、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合作、成果评价等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同时要探索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重视和加强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产品研发的投入和支持;健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和产业紧密结合;完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机制,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构建科研项目后评价、第三方评价、市场评价等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评价方式。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强化使命担当,切实提升高素质人才自主培养和高水平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助力东莞以及广东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

  在产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品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民营企业实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民营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携带着创新的基因。它们敢于冒险、敢于尝试,对市场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使得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产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以产业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民营企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一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建立研发平台、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构建完善的创新体系,形成持续创新的内在动力。二是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大力推进国产替代。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力争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实现自主可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四是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引领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

  在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市场准入、政策环境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善;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对此,我建议:一是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政策环境,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二是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元化、更便捷的金融支持;三是企业自身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四是社会各界要形成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