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广东科技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成果转化点石成金

时间 : 2024-03-22 09:01:35 来源 : 南方日报 【字体: 【打印】

  日前,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对获得“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该奖项经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支持设立,为中国产学研界最高荣誉奖项。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能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下称“大湾区中心”)凭借基于数字化能力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政产学研金用服全链条生态构建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该奖项。

  纵观大湾区中心的发展历程,产学研合作成果铺满来路——

  从服务实体经济到借力数字赋能,大湾区中心开发运营“科技金融智慧大脑”,线上平台入库企业超过50万家;从探索源头创新到寻求落地转化,大湾区中心运营广东省首个成果转化基地,产学研意向签约共计1.7亿元;从解读政策讯息到遵循市场规律,大湾区中心受托管理2亿元资金池,为全市科企提供授信金额累计1724.4亿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大湾区中心深刻把握产业科技创新的演进逻辑,强化产业科技深度融合、互促双强,促产学研“跨界携手”,助新技术“点石成金”,从大湾区“造船出海”,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受访者供图

  架起一座“桥”

  数字驱动产学研精准对接

  百舸争流的市场角逐中,技术情报关系着院所的研究方向和企业的科学决策。让“沉默”的数据“说话”、使寻常的讯息呈现价值,是产学研合作取得佳绩的捷径。

  当前,大湾区中心致力于打造以技术情报为核心出发点,构建完善的测评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全国协作网络,实现“全国需求,全国解决”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大湾区中心以网络可收集的公开信息为主,构建企业的大数据分析模型,从知识产权创新力、科技创新力、市场开拓力、资本市场认可度等多维度对企业进行客观、全面的诊断、评价与解读,并为企业的能力提升提供解决方案。

  此举在三个层面,突破了产学研合作的“瓶颈”——微观上,全面、深度分析每家企业的个体需求和外部环境;中观上,面向产业链分析不同环节,为企业发展分层分级、分类施策打下基础;宏观上,针对一个区域综合研判强势企业和强势产业,以及产业链分布及体量等情况,推动区域精准开展强链补链、定向招商引资工作。

  通过多维度数据指标对企业和市场“画像”,不让任何一匹“千里马”被忽略,让更多“金子”被发掘。

  大湾区中心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得到了AI巨头的助力。大湾区中心将百度自研的国内顶级的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及百度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应用在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联盟的数字化成果转化系统上,加速需求方精准快速搜寻成果解决方案。

  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以数字作“桥梁”,有助于实现成果线上化展示、对接,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大湾区中心开发运营“科技金融智慧大脑”——标准化一站式科技创新数字化平台,打造集合企业数据库、机构数据库、成果数据库的线上平台,入库企业超过50万家,实现了一站式服务线上“智慧化”。此外,大湾区中心搭建了“湾创产学研”线上小程序,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成果库,汇聚了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55家新型研发机构的产业化方向、科技成果等信息。

  以数字化驱动,对产业和应用场景进行研究分析,大湾区中心已链接广州近80家大院大所的技术成果,与上万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预匹配。

  织好一张“网”

  示范带动要素市场化配置

  去年底,大湾区中心董事长秦海鸥当选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技术经理人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在科技评估、成果管理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广州将迎来更多国家级专家的智力支持。

  产学研合作关键在于迈过科技成果转化这道坎。此时,关键的“架桥人”——技术经理人,能够推动资本、数据、人才等要素向创新主体高效集聚,助力科技企业平稳跨越初创期的“死亡之谷”。

  秦海鸥作为技术经理人分委会副主任委员,肩负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更多的技术经理人。

  此前,大湾区中心牵头发起成立并搭建“大湾区技术经理人之家”,首批邀请了11名“特聘技术经理人”。大湾区技术经理人之家致力于将成千上万名技术经理人集聚起来,不限专业、不限地域,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协作网络平台。

  为进一步整合各方创新资源相促相融,在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及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大湾区中心和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发起筹建的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研究院(下称“研究院”),于去年9月揭牌后,近期正式注册。

  研究院将积极开展技术转移政策研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工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专业化、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并通过建立跨学科、跨专业、跨平台的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真正实现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的培养、评价、实践和职业发展全闭环。

  “推动科研成果成功、有效地转移转化,关键有三点。”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提到,一是提高有效科技成果供给;二是培育成果转化人才“创业者”;三是构建市场化评价机制。

  大湾区中心潜心织好一张“网”,力图将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评价机制等全面网罗、有机贯通、协同赋能:首创“科技金融特派员+科技金融工作站”育孵模式,110家科技金融工作站覆盖全市超83%的国家级孵化器;设立全国首个科技成果转化板、注册展示项目437项;首次开展广州市硬科技企业TOP100培育榜单评选;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作为中国创交会成果转化基地之一,连续三年评价优秀,并成功入选2022年“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广州市级试点园区……

  一次次全国、全省、全市的首创性探索,旨在在“产业出题”和“科技答题”之间,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让产学研合作这道时代必答题“出得精彩”“答得漂亮”。

  点燃一把“火”

  平台推动构建全链条生态

  创新之路从无坦途,遍布了坎坷与未知。那么,大湾区中心为何能撬动广大市场资源,为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及众多科研院所提供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

  结合其发展历程,不妨用“平台”一以概之。

  首先,大湾区中心是国企混改的创新服务平台。生于国企、长于市场,这让大湾区中心既有对政策大局的敏锐洞察,又有尊重市场规律的布局策略。由此,大湾区中心能够以“专家之脑”转化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市场之手”调节要素配置,“资本之腿”助力跑赢成长竞争。

  大湾区中心运营的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孵化培育的优质企业广东师大维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该项目是典型的成果转化项目,由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内高校——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卫红创办,核心团队由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等的院士、专家、教授、博士、IT精英等高层次人才组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其次,大湾区中心运营了广东省首个区域性成果转化基地,即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下称“基地”)。基地作为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由省科技厅上报科技部。基地作为实体平台,既是高端科技成果汇聚的转化“试验田”,又是优质中小企业向往的成长“加速器”。

  基地运营期间,促成产学研意向签约共计1.7亿元。基地举办了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超过700场,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超过20000家次;累计引进30个项目入驻,促成入驻企业新增股权融资13268万元,新增债权融资5139.3万元,营收平均增长率91.32%;深入实施“揭榜挂帅”,挖掘751项技术需求。

  此外,大湾区中心注重以“平台”的理念,推动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这种理念,是海纳百川的包容、与时俱进的创造、联动四海的豁达,体现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数字技术谋转型、以利益共享为机制、以国家标准作对表的务实实践和创新探索中。

  如今,产学研合作的火种在大湾区中心的接续传递下,从广州燃到了湛江,从岭南带往了华中——

  在广湛合作中,大湾区中心征集广州、湛江两地共计160余项科研成果和40多项科技产业技术需求,并发布《广州—湛江科技成果及企业技术需求汇编》、揭牌“广州—湛江科技成果工作站”等;在武汉汤逊湖畔,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与大湾区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大湾区中心与武汉市江夏科投集团共同成立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以大湾区的经验赋能“湖区创新”,培育要素集聚的环湖创新生态。

  “产学研实现合力,不仅要有核心能力,还要有战略定力,也要有长远眼力。”秦海鸥表示,唯有把三者打通,方可穿越周期,在产学研合作的“不确定”中找到必然,真正做到基业长青。

  ■链接

  广州多个首创性知识产权项目获大湾区中心运营助力

  擦亮“知产”坐标 护航科企出海 

  广州科技企业,距离“细分冠军”“世界龙头”“全球尖端”有多远?回答这一问题,要用知识产权来说话。知识产权数量越多、质量越精尖,企业构筑的行业壁垒越深厚。

  大湾区中心近年承接了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护航出海工程项目、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项目等全国全省首创性项目。这些项目层级联动、“攻守”兼备——

  一方面,提供广州市首个区域性广泛普及的专精特新企业专项知识产权服务,让科技企业明确自身所处的行业坐标。另一方面,推动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工作深度融入对外贸易发展大局,为企业出海打造保驾护航的坚实支撑。

  近6000家专精特新企业

  获得“体检报告”

  专精特新企业是广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卡脖子”问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专精特新企业也是广州市知识产权产出的重要主体。今年3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开展了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项目。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合伙人、知识产权事业部总经理王燕明表示,此项目通过普惠、精准和增值的服务模式开展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在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与持续发展。

  通过该项目,广州市近6000家专精特新企业都可以申领对应的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报告。这份报告由大湾区中心参与评价,可被视为一份具有专业度和精准度的评价工具,如同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份知识产权“体检报告”。

  “我们以公开的企业数据为支撑,采集了1000多个企业的辅导咨询过程,生成的《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评价报告》能够客观评估企业的知识产权能力,并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给出专业性的建议。”大湾区中心首席知识产权官兼数字化顾问陈振楔介绍,特别针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有限的情况,该报告可以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全面梳理,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张焕文指出,目前专精特新企业面临的主要难点包括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企业申报的知识产权质量较低、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能力较低等问题。“期待通过该项目帮助企业深入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同时提供更专业、全面的知识产权服务,助力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质量和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张焕文说。

  紧扣企业需求

  强化海外知识产权布局能力

  “我们企业每年营收有一亿元左右,海外市场是我们下一步考虑的重点。但目前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布局还远远不够,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实施的护航出海工程项目,刚好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去年7月,广州开发区某企业负责人表示。

  彼时,由大湾区中心(联合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承接的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护航出海工程项目刚刚启动。广州开发区是广州市制造强区,也是出口大区,但很多企业在开展出口业务前,缺乏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意识及人才,一旦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往往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针对企业需求,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联合区商务局,主动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出海工程项目。该项目通过联合区内优质服务机构,开展一对一赴企走访,深入调研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难点堵点,为其出具海外专利布局分析报告,指导企业科学合理地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

  半年间,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护航出海工程项目共开展5场海外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精准服务区内外向型企业42家,推动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81件,为企业形成20份海外专利布局分析报告,多措并举为企业出海打下坚实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

  近日,2024年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护航出海工程已经启动征集。项目执行过程中,大湾区中心将一对一上门辅导,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挖掘适合其发展需求的PCT(包括企业在目标市场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著作权保护等)。同时,大湾区中心将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全面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和威胁,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样本

  助力深化“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方式

  “绿马甲”就业服务项目成效显著

  大湾区中心于2023年4月开始参与荔湾“绿马甲”就业服务项目。经过一年的服务探索,“绿马甲”就业服务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内实施“心理帮扶+就业实训”,融合“领跑计划”与“一人一策”的服务模式,加强服务的专业性;同时,“绿马甲”就业服务项目已逐步实现了日常基础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化、人工智能化”,通过研发“荔湾区就业服务数字化平台”,深化了“大数据+铁脚板”的工作模式。

  对外依托大湾区中心的媒体资源,搭建国家、省、市级的全媒体矩阵,广泛开展宣传推广,助推“绿马甲”项目成为就业服务新标杆,为全广州乃至全国提供了就业服务新范本,获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2024年,就业服务项目将围绕全国两会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结合公司全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根据过往就业服务工作中的经验,探索创新“人工智能+精细化就业服务”的新模式,该模式的实践将全面助力社会公共服务和就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并通过就业服务升级带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充分发挥出乘数效应,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招工难、育人难、留人难问题,进一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