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四链融合”助推科教人才一体发展 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相互支撑的创新生态
“高研院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三大任务,要实现三个打通,而核心就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谈及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的发展脉络,执行院长汤志伟坦言。
“学校本身就是深港教育融合创新的探路者,其中,构建一套符合融合创新特质的人才自主评价体系,既是我们探索的关键内容,也能大大增强学校的人才吸引力。”作为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下称“培侨信义学校”)首批自主评聘的港籍人才之一,学校中学助理校长王慧玲有感而发。
“研修班聚焦产业,不仅能了解到产业的前沿资讯和知名企业的具体实操,还能通过学员伙伴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的朋友圈。”从龙华区“四链五员”研修班结业已久,瑞波光电测试设备研发总监刘文斌依然念念不忘。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国家正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汤志伟、王慧玲、刘文斌,这三名扎根深圳龙华、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尽管职业互不交集,但却形成了一场奇妙的隔空对话。
这场“对话”背后,映照着的正是深圳市、龙华区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以“四链融合”为抓手的不懈探索: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探索深度产学研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赋予培侨信义学校自主权,探索构建多维人才评价模式;创新打造“四链融合、五员参与”人才研修品牌,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相互支撑的创新生态……
政校企共同制定方案
定制化培养“卓越工程师”
汇聚天下英才,基础和难点都在人才培养上。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正式落户深圳龙华。多年办学,电子科技大学已形成完整的电子信息学科链条;龙华作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具备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两者高度匹配。
当学科链嵌入产业链,一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的先行先试在深圳龙华率先开启。
汤志伟告诉笔者,高研院建院之初即确立打造“创新人才新基地、高新技术新源头及成果孵化新引擎”三大任务,致力于打通三个通道: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化的通道,从工程应用人才到高层次人才的通道,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的通道。而三大任务与三大通道的重中之重,就是“深度产学研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其现实抓手即“卓越工程师”定制化培养计划。
聚焦“数字龙华”发展战略,《龙华区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定制化培养卓越工程师工作方案》获印发,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等高校资源,聚焦重点产业链,构建“2+3+6”联合培养体系,即以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个核心”为目标,通过“政府为引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牵引”的“政研企”3个培养主体,建设校企定制培养特色班,如人工智能班、电力电子班、集成电路班等,三方共同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共同遴选培养对象、共同建设实验环境和基地、共同确立创新研究课题、共同攻克关键技术、共同形成教育质量保障体系“6个共同举措”,定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目前已招收华为、中兴等重点企业定制培养班及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510余名。
“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是具有科学精神的工程师和具有工程思维的创新者或研究者,培养他们具有解决复杂的交叉性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汤志伟说,为实现这一目标,高研院与深圳市、龙华区共同遴选优质企业、优质导师、优质生源,并建立了“三导师”制,即来自高研院的学术导师、来自企业的校外导师及由优秀企业家担任的成长导师,保证学生“转身遇见大师,回头碰见企业家”。
高研院计算机专业方向的硕士三年级学生肖江是最早一批以电子通信行业顶级公司命名的班级学员。从二年级开始,肖江的时间便一分为二,一半在高研院一半在该公司。他坦言,自己每天就如同在职员工一样参与产品的研发,与工程师们一起讨论问题、撰写报告。班级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企业导师就是公司的技术专家。每天,企业导师都会过问肖江的学习情况,肖江也会撰写日报,向其反馈自己的学习动态和参与项目的进展。
这种产学研深度参与带给了肖江前所未有的成长。“感觉自己从学校一步跨入了战场,特别是在工程师的培养方面,科研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探路人才自主评聘
助推深港深度融合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人才培养是基础,而人才评价则具有导向价值。
基于这一考量,龙华区于2022年以培侨信义学校为试点,启动深港人才合作探索,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扶持学校存量人才,并将现代教育服务纳入境外个税补贴支持范围,同时于当年12月印发基础教育特聘岗位自主评聘实施方案,通过设立特聘岗位,从资金、住房等方面给予人才支持。
10月31日上午,2024年“深圳人才日”龙华分会场暨人才创新项目集中启动仪式上,龙华区向培侨信义学校首批自主评聘的港籍人才颁发聘任证书,由此宣告,龙华区着力探索构建的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创新价值、能力、经济贡献为导向的多维人才评价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深港两地教育人才的评价机制尚未互通,缺乏可以借鉴的样本,因此我们的人才自主评聘方案也带有鲜明的融合探索特色。”培侨信义学校负责人才评聘工作的老师谌苒解释,本次聘任的港籍人才包括3名领军人才与9名专业人才,评价的主要尺度包括教育管理经验、学科建设经验、专业资质、学历背景及在学校任职年限等。
培侨信义学校同时兼有香港课程、内地课程与国际课程,学校的中学助理校长王慧玲坦言,香港课程相当于将香港教育的完整教学模式带到了深圳,因此,在引进人才方面,学校大力从香港自主招聘教师,自2021年办学以来,已聘任港籍教师近300人。依托充沛、专业的港籍教师队伍,培侨信义学校将在深圳办出原汁原味的香港DSE(即“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王慧玲认为,首批港籍人才的获聘不仅代表着培侨信义学校及深圳、龙华区对于人才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将鼓励更多人才投身于港深教育融合创新的教学和管理。
不仅如此,置于深港两地深度融合制度对接的层面审视,培侨信义学校此番试点,还将助推两地教育人才互认互用模式落地,加快深港两地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步伐。
创新“四链五员”研修品牌
塑造人才发展新生态
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保障,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集约利用,提升整体效能,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等相互支撑的人才发展生态。
龙华区亦着眼于资源配置的优化率先试水,聚焦全区“1+2+3”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四链融合、五员参与”的人才研修品牌,促进各方资源高效整合。特别是依托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研院等院校在多学科融合、创新驱动方面的综合优势,紧密围绕龙华“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医疗器械前沿技术等课题,形成院士领衔开课、专家学者对口辅导的定制化研修模式。同时,结合产业特色为企业、人才量身定制精品专题课程,组织人才参访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厅、鸿蒙生态创新中心等地,带领学员深刻感受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中的蓬勃动能与重要价值。
谈起几个月前参加的龙华区“1+2+3”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人才研修班(第三期),刘文斌依然记忆犹新。这场聚焦于半导体、低空经济及时尚设计的研修班持续三天,带给了他“前沿、务实且独特”的新鲜体验。
“作为研发人员,我们往往专注于某一领域,研究方向难免有所局限,我很希望能扩大视野,多接触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刘文斌坦言,本次研修高度聚焦产业,将前沿资讯与标杆企业参访融合,令他大受启发。
最特别的是,研修班巧妙的学员安排为学员们构建起了难得的“朋友圈”。“我们小组里面,政、校、企、研、金融的人都有,可以说能为企业发展各阶段的需求提供参谋。”刘文斌赞叹,一场研修活动,让自己的朋友圈大大拓展,不论是对自己的研发,还是对企业的发展,这些都是丰厚的宝藏。
刘文斌的所思所感,正是主办方所期待的。“五员聚合,让政府人员更懂决策、人才更懂产业、企业高管更懂政策、科研人员更懂市场,从而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有效融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主办方龙华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目前,“四链融合、五员参与”研修活动已经累计举办11期研修班,培训近3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