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广东科技

二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 论道全球创新 探寻湾区之策

时间 : 2024-11-12 09:27:43 来源 : 南方日报 【字体: 【打印】

  全球能源格局正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企业跨境出海有哪些新机遇?11月11日,2024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在广州落下帷幕。

  在两天时间里,来自世界银行、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澳门国际碳交所、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等二十多位资深学者、机构专家、商界领袖围绕创新发展、全球布局、能碳管理等主题,探讨高质量发展机遇。活动吸引了华南地区千余名政、产、学、商、融各界人士现场参与。

  本次活动由岭南影响力(广东)科技研究中心主办,广州市中山大学校友会承办。

  全球能源格局经历变革▶▷

  数字经济新能源催生新赛道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也处于能源转型的重要时期。活动现场,一众专家学者围绕能源转型与与会嘉宾进行主旨演讲分享。

  “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很大。”世界银行副行长陈广哲认为,目前全球70%的初级能源仍来自化石燃料、煤炭、油和天然气,要避免代价高昂的气候影响,脱碳至关重要,这也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

  如何迎接这个挑战?“主要方式就是大规模增加清洁能源,一方面要满足能源需要,同时也要实现减碳。”陈广哲认为,未来的电力系统将是再生能源和可调度能源的组合。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投入已经取得突破性成果。2023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总装机的一半,历史性地超过火电。

  在新能源装机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风电、光伏的上网电价成本迅速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储能问题。“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途径,而储能技术则是这一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赵天寿看来,长时和高安全储能技术成为下一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技术。

  他认为,液流电池技术具有本征安全、时长灵活、性能稳定、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是实现长时储能、推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过去20多年,光伏和风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但相比之下,储能技术的发展却显得有些滞后。”赵天寿认为,必须将光伏技术、风机技术和储能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稳定、高效的能源体系。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能源学院创始院长李宁同样认为储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突破的重要抓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的下一个瓶颈就是能源,因为按现存模式和路径继续扩展芯片技术与应用,将在中长期耗尽全球能源供应。”李宁预计,到2040年新一轮大赛道将产生29—48万亿美元的收益,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相关领域。

  湾区发展前景广阔▶▷

  多管齐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世界银行的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约60%的经济体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2023年全球三十个最佳城市大多分布在湾区,不难看出,全球已进入湾区时代,湾区经济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

  作为全球四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口、面积和GDP总量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金融+科技”湾区。

  那么,这些全球关注的议题对粤港澳大湾区会带来哪些机遇和影响?在此次峰会上,一众专家学者也对此展开了探讨。

  陈广哲认为,中国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未来世界银行希望可以把中国这些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从而让他们少走弯路。

  李宁认为,大湾区可以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规模制造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解决本地问题,还能帮助其他地方解决问题。

  事实上,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产业升级变革,这是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意。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区域增长极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所谓区域增长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集聚经济要素,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经济集合体。这些区域增长极具备强大的创新驱动能力与内生增长动力,拥有研发中心、制造业中心、金融中心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条件。

  那么,如何更好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连平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应从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制造业转型升级、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和政府金融支持手段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副院长斯蒂芬·派伦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拥有世界级医院、研究设施和创新生物技术公司的繁荣医疗产业中心。外国投资者和医疗保健公司与大湾区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进入中国市场、走在医疗创新最前沿的重要途径和机会。

  上海珠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志刚也在现场分享了资产配置之道。基于当前时代转型的背景下,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的驱动力已经发生了变化,他认为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目前FOF(Fund of Funds)组合基金是相同风险水平下的最佳解决方案。

  开放共享共融▶▷

  打造高端非营利服务品牌

  本届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不仅聚焦能碳管理、新质生产力等议题,在分论坛上,一众专家学者围绕“产融结合推动发展”“扬帆出海、全球创新”“ESG引领绿色发展”三个主题进行共同研讨。

  聚焦产业与资本的结合,温润投资总裁孙德寿介绍了股权投资的增长潜力及中国创投业的五大布局领域。

  中金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张捷,深入解读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对规模新经济的影响作用、央行金融政策与资本市场新定位以及财政政策与产业新方向。

  在扬帆出海主题上,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企业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从出海跨境中寻找企业新的增长点,把握出海跨境机遇、立足海外市场并脱颖而出的议题进行探讨,为企业出海提供新策略。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穗港澳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光南对百位中山大学校友在全球四大湾区的创新项目与案例展开研究分析,为粤港澳大湾区以至全球湾区未来创新提供参考与思路。

  微光基因(苏州)有限公司CEO胡洋、鹰熊汇科技创始人任曼宁则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围绕企业出海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享。中伦律所律师孟聪慧则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出海跨境架构。

  短短两天的时间里,这些业界专家和产业翘楚,从趋势分析、技术科普、实践分享、经验交流多种角度,立足国际化视野,畅谈如何进一步主动作为,推进全球布局、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希望能令参会人员有所启发,进一步推动岭南地区经济发展、打造国际一流湾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原院长陆军认为,岭南影响力论坛就是要聚集各方智慧,特别是政商学全球岭南校友的智慧,激发动力,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

  这也是岭南影响力所一直为之努力的动力。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田静介绍,岭南影响力基于十年岭南论坛和全球高端商学院基础,逐步成长为一个开放、共享、共融的高端非营利服务品牌。目前,岭南影响力已成长为一个实体组织,提供科技、金融等公益服务,包括岭南影响力年度活动、岭南半月谈、闭门研讨会、海内外研学参访、专项服务等系列活动,并通过创新创业、数字经济、生活服务、文化艺术等形式,为岭南地区1100万户企业及产业精英提供思想交流、经验分享、互助合作的平台,推动认知革新和形成发展共识。

  “未来,岭南影响力将继续紧跟时代需求,秉持公益属性,服务好岭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田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