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题,院所答题 顺德产学研融合“撞”出最强合力
“大学老师做科研不介入生产环节,怎么能做好科研?”怀揣这股信念,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虞将苗在佛山顺德成立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科技有限公司,聚焦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的研发创新。
考虑到自己的一部分研究生是在职身份,“本职工作的工资不会很高,科研也难以兼顾。”虞将苗便把自己所带的在职研究生全部纳入公司,按照社会和企业标准缴纳社保、发放工资,让他们一边安心服务生产、一边做好科研项目。
让他没料到的是,这个旨在解决在职研究生学习与工作平衡问题的举措,不仅为华运通达培养了一大批创新骨干力量,更为企业开展全员科研,进一步打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打下了基础。
“高校培养人才必须以创新为导向,要以产品落地为目标。企业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方面大有可为。”虞将苗的感悟,正是越来越多顺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过程中,“碰撞”出的宝贵经验。
●南方日报记者 李欣
科研院所来了新“甲方”
随着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新兴市场迅速崛起,固态电池已成为当前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全新产业风口。
在国内外众多产业链企业摩拳擦掌,竞相开展技术研发之中,位于顺德的佛山陀普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凭借其在全硅负极及固态电池领域的领先研发实力,该公司已成功研发并推出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准固态锂电池,全固态多种技术路线均在研发中,预计2025年达到可量产的状态。
在该公司董事长陈光森看来,要想在固态电池领域走得更前更深,企业研发必须“做面包从研究麦子开始”。为此,公司不仅自建研发团队,更积极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既借用实验室设备又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有效降低设备与人力成本。
这是顺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的常用办法。除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设备和人力,降低企业创新研发项目投入风险,不少企业还针对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协同寻求解决方案。
而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应用场景千变万化,越来越多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顺德企业,正从以往向高校、科研院所“求助”,转而以“我”为主向高校、科研院所“出题”。企业成了高校、科研院所的新“甲方”。
从家电起家的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已在白色家电机器人领域占据六成以上市场份额,企业员工超一半以上都是技术研发人员,设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更组建了一支包含行业专家、资深工程师、青年才俊的跨学科研发团队,不仅拥有深厚专业知识,更有敏锐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思维。
“企业产学研合作都是从企业的真实需求出发,带着需求去高校中找课题组、评估技术,确保需求和供给相契合,变‘大海捞针’为‘精准撒网’‘定向下单’。”隆深机器人科技中心科技经理寇慧说。
“万和是一个能源应用端的企业,如今我们的业务核心仍在天然气领域,因此如何在‘双碳’背景下实现全部产品的能源低碳节能清洁化,转型为低碳绿色的清洁能源科技公司,是我们企业的研发核心命题。”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李光斌表示,研发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每年都会举办定期例会交流,向科研院所提出具体的技术发展项目和方向,并基于此开展相关研发合作、实验室共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站在市场最前沿、生产第一线的顺德企业,正在产学研协同中加强主角意识,担当科技研发“出题人”和成果应用“阅卷人”,创造更多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应用价值更精准的科研成果,在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同题共答”中积极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企业当上高校“实战老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上普遍应用的溶剂型压敏胶会对人体、环境带来潜在危害。而广东省华工博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工博润”)研发出的新型压敏胶,不仅具有绿色环保特性,还有较好的耐老化效果,应用场景可以从快消品领域扩展至医疗、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从企业名称就能发现,华工博润是典型的脱胎自产学研协同。来自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明辉将新型高分子压敏胶技术带出高校实验室,在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下称“华工顺德创新园”)内创办企业并落地生产,迅速成长为粘剂新材料的行业“隐形冠军”。
另一方面,作为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和集聚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顺德企业更主动向高校、科研院所输出资源,推动“逆向创新”。
“企业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苏州校区等高校,开展校企联合研发工作。”广东希塔变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甫敬表示,企业还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弥补高校科研项目转化过程中存在产品化、商业化、本地化等方面的不足,推动“学院派”迈向“实战派”。
作为深耕多领域成型装备的全球化企业,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之密”)在过去7年时间里,已投入研发经费超10亿元,成功建立起了“全球创新中心—事业部技术中心—技术部”三级研发创新体系。
“今年以来,我们尝试以研究院为中心,帮助下游客户制作新产品。”伊之密中央研究院院长杨勇透露,研究院在与河北工业大学走访调研中,发现该校在镁合金新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于是我们一方面为他们提供设备支持实验,另一方面应用投资部门开始介入,尝试以注资等方式支持科研项目早期孵化。”
不同于制造业的产学研协同,在医疗机构,医疗科研人员既是医疗技术创新的发明者,也是医疗产品的应用者,技术端与产品端更需要“转化”“输出”之间的双向互动。
“临床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地方,一个科学家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做出一个产品,从临床倒逼科研,可能5年就可以生产出产品。”体必康生物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姌婷表示,企业如今已与50多家医院形成联动,既参与培养医疗人才,还输出生物医药设备研发工具和研发平台,帮助医院聚焦临床问题、聚力临床科研、赋能成果转化。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企业是生力军。顺德企业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策源优势,主动在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有效打通创新链、融合产业链、引入资金链、共享人才链,促进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相关
华工顺德创新园:
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谈及产学研协同,行业内有着这样的一套公式:高校、科研院所完成技术成熟度“0—1”阶段的概念提出,以及“2—3”的实验室验证;研究所孵化的企业及研发平台、龙头企业负责“4—7”的小试、中试等环境测试;企业完成“8—9”的验证产业化以及大规模生产环节。
2017年,顺德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约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将华工师生的科研成果与顺德的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华工顺德创新园的到来,为顺德奠定了科技创新从“0”到“N”的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运营已满7年的华工顺德创新园累计孵化和引进了123家科技型企业,目前在园企业有75家,其中90%以上的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相关,成为从大学实验室到企业生产线的重要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在华工顺德创新园副研究员、部长尹余生看来,园区的成功运营得益于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同支持、地处广佛全域同城“桥头堡”地理优势、顺德制造业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等先决条件,并成功探索出“作价入股”“挂牌交易”“先付钱后使用”等多种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模式,加大科技成果确权、转化、激励等权属改革,鼓励实现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金”。
2024年,佛山召开中试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打造“概念验证之都、小试中试天堂”的城市新标识,努力开创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为全市首批中试平台之一,华工顺德创新园也正大力发展中试产业。根据此前园区与顺德区科技局、顺控城投、陈村镇签署的扩园框架协议,园区将规划新增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莱茵科技园1.5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将作为启动区建设高能级企业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平台等。未来,顺德区、陈村镇还将谋划8.5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用于支持园区小试、中试验证项目扩大生产,就近实现产业化,将持续为顺德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