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释放创新升级强信号
“必须把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先行启动区和两个核心承载区,作为一切工作的总目标、总牵引。”1月15日,深圳市光明区二届三次党代会召开,“一城三区”新使命正式亮相。这是对“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定位的进位升级,锚定了新时期光明的重要使命和奋斗目标。
大会上,光明区委书记蔡颖代表区委作报告,总结了2024年工作,并谋划部署2025年任务。从2024年光明科学城的丰收成果,到未来航向的再一次精准锚定,新一年重磅利好的把握,再到十个重点领域工作的具体部署,大会释放出强烈的创新提速、产业提级、城市提档信号,也彰显出光明人乘势而上、快作善为的使命担当。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光明区将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重要基础,以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建设为重要使命,以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核心承载区建设为重要支撑,加快建设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创新提速
促进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2025年1月,一份由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科技城百强榜(2024)》,引发广泛关注。这是光明科学城连续3年入选全国科技城百强榜,排名从第24名跃升至第7名。
排名的跃升,印证了光明科学城的成长。一份党代会报告中,113处提及创新、74次谈及科技,并披露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已连续6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24年,光明科学城新引进标志性科学家3人,158名学者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17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全区院士达57人,高层次人才超2800人。
“科学重器”加持,以院士为首的顶尖科研团队深耕前沿科学领域,一项项研究成果、创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从“0到100”的创新全链条逐渐成形。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迎来丰收季。承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200余项,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个、国家级技术发明奖1个、省级科技进步奖6个,头戴式荧光显微镜等创新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神经疾病等研究领域领跑全球。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脚在产业,关键在创新,定位在具有全球影响力,实质在于促进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未来,光明区将旗帜鲜明地发展科研经济,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策源突破;围绕产业需求和科技前沿,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协同突破;聚焦新型生产关系建设,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集成突破,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光明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
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离不开一流人才作为支撑。
光明区将面向全球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让光明的“人才金字塔”塔基更实、塔身更强、塔尖更高。积极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重点引进“创业导师”和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助力企业招引亟需的工程类人才、工匠式人才。
产业提级
打造新质生产力试验示范区先行地
全年认定“小巨人”、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近500家;超高清视频显示等三大重点产业集群总规模突破40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规模实现倍增,合成生物、脑科学产业集群总估值突破430亿元……党代会报告中的这组数据,凸显的是2024年光明区的优质经济成色。
现代服务业也开始起步加速。建成投用德国莱茵大湾区运营中心、西门子工业软件创新中心等项目,科技服务业、软信服务业企业数量分别增长75%、80%,人力资源服务业营收增长104%、增速全市第一。科技金融业跨越发展,落地全市首只种子基金,携手中银发布全市首个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基金,首批落地科技支行占全市四分之一。
基础不断夯实、赛道不断清晰,光明区又提出了新进阶目标:坚定不移打造新质生产力试验示范区先行地,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这条产业赛道上,光明区旗帜鲜明指出:要坚持把工业作为光明经济压舱石,精耕西南直角产业带,打造高产田。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构建“连接上下游、贯通左右岸、覆盖大中小”的良好产业生态,促进工业发展持续“裂变”。
守住“基本盘”,还要撑起“顶梁柱”。
抢抓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光明区将聚焦新型显示、储能材料、创新药等行业发展新动态、技术发展新趋势,支持布局OLED、手术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新产品、新产能,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高端医疗器械、高性能材料等优势产业“二次创业”。
加快未来产业成形成势,依托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等设施平台,精选赛道,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力争合成生物、脑科学产业估值超500亿元。
一个个巨量的产业数字背后,是一家家敢拼敢闯的企业。从龙头企业、到腰部企业、再到中小企业,共同组成了光明区茂盛健康的“产业丛林”。
光明区将全力引进培育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产业带动性强的百亿级、千亿级生态型龙头领军企业。全力支持腰部企业向十亿级、五十亿级梯次迈进,培育3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重点在具身机器人、低空整机、AI智能终端等领域引育高成长终端型企业。常态开展“链接光明”供需对接活动,精准服务优质中小企业找市场、找资金。
城市提档
催生创新创业、安家置业新热潮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持久驱动力,对于培育国内需求市场和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光明区的消费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除了承接本地消费需求外,光明也已成为深圳其他区域市民的消费优选项之一。
在内生和外部需求的推动下,光明区加速构建“2+37”商业布局,加快打造东部凤凰城、西部红花山两大超级商圈和37个便民生活圈,引进大型引领性商业项目、知名连锁品牌,大力发展首发、首店、首秀、首展,全面带动消费能级提升,充分激发140万光明人口的消费活力,提振本地消费市场。
同时,聚焦培育文商旅科融合IP,扩大外来消费增量。以深圳市科学技术馆开馆、第十五届全运会举办为契机,贯通科学公园、凤凰城商圈、光明云谷、都市田园等活力片区,开发迳口古村、公明墟、玉律温泉等特色资源,打造研学、赛事、演艺、文化、商务、康养“+旅游”消费IP矩阵,让光明成为湾区休闲旅游目的地。
在报告中,专门提到了今年光明区将迎来的重磅城市利好,其中两个分别是第十五届全运会以及“三地铁时代”。
11月,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深圳盛大召开。光明作为分赛区,承接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5个体育场馆建设,足球、马术、自行车等3大体育赛事在此举行。届时,国际马术中心等现代化标准化场馆将成为光明的崭新名片,专业化重量级的赛事将为光明吸引源源不断的关注和人气。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光明区将高标准推进全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和城区综合配套提升,以赛事为契机主动开展城市营销,大力链接各方资源,努力打造运动之城、活力之城的新IP。
光明区还将抢抓路通人通商务通新机遇,在轨道开通的重大利好中乘势而上,打造地铁沿线发展活力带。今年年底前,轨道6号线支线二期和13号线二期(北延)有望相继建成通车,届时全区地铁总里程将翻一番,增至47.5公里,光明将正式进入“三地铁时代”。届时,光明科学城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深圳高新科技园、深圳湾口岸等重点区域连接更加紧密,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各类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流动更加便捷高效。
随着光明城市能级的不断提档,可以预见,在光明创新创业、投资兴业、安家置业将成为新的热潮。
光明的未来属于不懈追求光明的人!光明区将干字当头,推动“一城三区”建设加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苦干实干彰显“世界一流”的卓越品质、“先行启动”的示范引领、“核心承载”的担当作为,不断开创光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