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榕江水长,百舸争流;桑浦山高,万木争春。奋楫争先者,一步不停歇。
新年伊始,揭阳高新区开工即满弓。深国际·粤东物流枢纽基地、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莞揭科智园、揭阳科技创新园、新能源汽车微电机产业园等一系列大项目落地开工,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高新区的大地上,照亮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有耕耘,就有收获。2024年,揭阳高新区首次入选全国省级开发区双百强榜:入选工信部赛迪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省级开发区升级潜力百强榜单,位列第47位;入选《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发布的中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榜单,位列第七位,展现了社会各界对揭阳高新区发展势头、发展潜力、投资环境与综合竞争力的肯定。
不忘来时路,砥砺新征程。2024年,揭阳高新区扎实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紧扣创建国家高新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大主线,围绕“冲创建、走前列”目标,拼字当头、苦干实干,以开拓者、创业者、冲锋者的姿态,全力以赴拼经济、谋发展、搞建设,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迈出新步伐,交出了一份“一年起步、两年见效、三年成势”的“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过去2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基础上,2024年持续走在全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2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民间投资2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二,规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税收收入3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在2023年招商引资综合考评全市排名第一的基础上,2024年上半年招商引资三张排行榜全市排名第二。
办成了事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十件大事要事”:揭阳高新区首次入选全国省级开发区前50榜单、体制机制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以“三院两园”为标志的创新格局初步形成、项目有效投资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市前列、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加速推进,万洋科技众创城建设招商成果丰硕、高新区临空智造园拔地而起、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引进实现突破,新兴产业细分赛道开辟取得新进展、产业用地整备出让取得显著成效,揭阳高新区在全市发展大局的位势更加凸显、支撑更加有力。
向新之力已聚,发展之势已成,奋进之时已至。新的一年,揭阳高新区这片被智慧与梦想浸润的热土,点亮了科技创新的灯塔,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照亮了产业升级的航道,正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撰文:林捷勇 吴锦龙 郑谦波 陈思颖
编辑统筹:羊建溶
以升促建
推进科技创新赋能增效
创建国家高新区,是揭阳高新区的坚定目标。2024年,揭阳高新区制定《2024年揭阳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方案》,持续抓重点、补短板、强特色,加快推进“以升促建”各项工作。
揭阳高新区持续“加码”创新能力,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出台《揭阳高新区关于推动研发平台发展扶持措施》,榕江实验室中试基地6个中试项目签约落地、其中2个项目投产出料,揭阳国际氢能技术研究院完成展厅装修进入实体运作,总投资3.3亿元的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总投资2.3亿元的揭阳科技创新园相继拿地启动建设,总面积约4500亩的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启动规划及用地报批,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加速孕育。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累计达175家,增长16%;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3家,累计达到64家,增长25%;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3家,累计达到69家,增长23%;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39家;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认定16家,累计达到158家;在全市率先出台《揭阳高新区关于推动科技成果“先用后转”若干措施》,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模式率先落地推广。2024年高质量举办“汕大行”等产学研对接和人才交流活动20多场次,促成12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7个;因地制宜设立金融服务工作站、就业驿站和人才驿站,多方式引进高级人才,新增博士工作站2家,累计达到20家,科技人才支撑不断增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新增专利授权量295件,增长42.5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1件、增长23.52%,累计有效发明专利量79件;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量4件,占全市三分之一;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6宗,质押金额首次突破20亿元,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位。华能达电器、永日科技分别获广东省第二届粤东西北知识产权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银奖,实现“零”的突破。
大抓招商
大项目落地刷新发展“进度条”
加快高质量发展,需要招引源源不断的经济“活水”。揭阳高新区下好招商“先手棋”,落好项目“关键子”,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全力推动工业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有效投资持续领跑全市,为高质量发展提速度、增活力。
揭阳高新区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全员招商、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区主要领导、各单位一把手带头外出招商,先后赴日本、北京、江苏、珠三角等地招商160多场次,洽谈对接企业240多场次。通过区领导班子成员挂钩企业制度和全员“企业联络员”制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先后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45个,新增工业投资项目24个,总投资25.94亿元,内外企业纷纷看好高新区,投资活力、动力、潜力持续释放,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民间投资连续两年实现100%以上高位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24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分别达到11.64亿元、10.79亿元,增长率均超过100%,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和全市第一领跑优势,呈现企业抢滩布局、纷至沓来的大好局面,深国际、穗恒运、万邦达、雅浚电脑等一批投资超亿元、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项目相继签约开工建设,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深国际”)就是其中之一。揭阳高新区引进深国际在临空片区投资3.8亿元建设深国际粤东物流枢纽基地项目,高端现代服务业项目引进实现历史性突破,将更好提升临空物流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速推动揭阳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助推揭阳制造走向世界。
万洋科技众创城的建设是高新区发展的缩影。万洋科技众创城一期151亩26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历经2年建设,于2024年8月竣工开园投产,实现招商入驻企业50多家,完成招商超过90%,不断刷新产业项目建设和招商的“高新力度”和“高新速度”。二期350亩54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全面启动建设,已建成高标准厂房19栋,完成招商20%,带动了新能源汽车微电机、八达电吹风、纬达斯节能灯、建伟科技园、蕉才科技智能小家电产业园等一批专业中小园区启动建设。
企业的满意度,不断刷新着揭阳高新区发展的火热程度。纵观2024全年,揭阳高新区共落实签约、开工、投产项目184个,总投资299.64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200亿元,年财税贡献超5亿元,项目数量和总投资较去年同比增长21.05%、63.86%;其中属于先进制造业项目72个、占比39.13%,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26个、占比14.13%,招商引资工作保持良好势头。10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7.31亿元,完成投资比例130.5%;完成产业转移项目10个,总投资21.98亿元;谋划启动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电力设施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圣路保、华能达、八达五金等一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全面加快建设,形成“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推进格局。
集群成链
特色平台赋能新型产业质效双升
走进揭阳高新区,发展大道、建设大道、新城大道等公路纵横交错,串联起万洋科技众创城、榕江实验室中试基地、揭阳国际氢能研究院等一系列企业与科研机构。园区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产业平台建设如火如荼。
揭阳高新区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莞揭合作园、万洋科技众创城、临空智造园、揭阳科技创新园、高端新材料产业园、中诚民营“工改工”产业园等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平台全面加快建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入园集聚成群,产业生态不断优化,集群效应加速释放,形成区域制造业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之势,为打造揭阳市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聚集高地激活澎湃动能。
借力东莞对口帮扶协作,加强产业合作共建,由东莞投资的莞揭科智园、揭阳科技创新园相继启动建设,填补了揭阳市科技孵化培育体系和科技创新园区建设上的空白,成为莞揭合作发展和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一大亮点。
高新区首个国有资本投资建设的高标准产业平台项目临空智造园是集生产、研发、办公、总部和配套服务于一身的工业综合体,于2024年7月开工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经过短短半年时间,已完成总工程量近40%,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投入运营,一座全新工业综合体正拔地而起,填补全区无高标厂房可供租赁的空白,标志着让企业“拎包入驻”“轻资产”招商理念这一重大举措有效落地,更呈现了“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发展一个新的“高新速度”。同时,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微电机产业园接踵拿下二期用地,项目建设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高新区临空智造园成为热门板块,实现立园满园,彰显了企业对高新区产业发展的信心。
一个个喜人的数据勾勒出了揭阳高新区产业的增长曲线。31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7.96亿元、增长6.1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1.39%;12家规上新材料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1.73亿元、增长5.31%;17家规上装备制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58亿元、增长5.10%;新增备案技术改造项目14个,总投资约4.51亿元。新增各类企业331户,增长率19.95%。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主体,形成“3+6”产业集群。
服务至上
优化宜商宜业宜居发展环境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发展。项目接连落户的背后,彰显揭阳高新区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揭阳高新区持续深化体制改革,聚力推进管理体制、科技创新、国资国企、干部人事、行政审批、要素配置六大改革举措,在揭阳市率先实施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建筑工程分阶段竣工验收、工业园区企业开办自助服务区、国家级知识产权商标业务办理等一批首创性、集成性、针对性的改革实践,以改革攻坚破解发展难题,闯出发展新路。
土地要素是保障优质企业顺利落户的先决条件。揭阳高新区集中力量攻坚土地清理征收整备工作,2023年度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再次全省排名第一,连续4年排名全省前列。近两年共出让产业用地21宗1946.82亩,占全市20.43%,排名全市第三位;成交金额约8.4亿元,占全市22.86%,排名全市第二位。同时,落实处置历史问题用地19宗1983.28亩、启动征收整备用地1980.32亩、启动处置低效闲置用地11宗792.6亩,产业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也为全市处置历史问题用地提供样本示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为加快“筑巢引凤”步伐,揭阳高新区积极主动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在园区首期配套设施3条道路建成通车的同时,园区二期配套设施6条道路前期工作有序有度推进,谋划启动总投资2.77亿元的临空片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和总投资4.76亿元的临港片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综合运用专项债和财政资金支持,完善园区“七通一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坚守初心,服务至上。揭阳高新区持续完善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坚持做到“一件事一次办”,全面实行“一网通办”“容缺办”“合并办”和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核准通过率居全市第二位,“非接触式”办税比例为98.6%,“高新事高兴办”政务服务品牌持续擦亮。坚持用足用好市监、人社、财税、金融全方位一体化政策“工具箱”,实现惠企资源的高效集成,积极回应企业所需,帮助企业完成授信96家次,授信额度约8.78亿元;高频组织“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活动8场次、组织参与各类主题招聘会10多场次,帮助各类经营主体解决用工缺口200多个。
一个个快速推进的重大项目激战正酣,一幅幅干劲“满格”的场面跃然眼前,揭阳高新区处处跳动着忙招商、上项目、抓产业、搞建设的强劲脉搏,朝着“冲创建,走前列”目标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