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日报讯 (记者/施亮)2月5日,肇庆举行全市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大会,发布《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产业链,承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要素外溢转移。
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核心区东起肇庆高新区,西至端州双龙产业园,依托S8、G80等主要交通廊道为发展轴,涵盖肇庆高新区、鼎湖区(肇庆新区)、端州区、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全域和高要区、四会市中心镇(街)及相关区域,拥有各类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和重点企业1500多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共127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29家。
肇庆将按照“强龙头、建基地、上档次”的总体思路,以促进产教科融合发展为主要路径,实施“六大行动”,在应用型高等教育基地建设、科技创新效能提升、高层次人才培育、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向外融合对内赋能、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等维度,打造资源密集和服务链条完善的教育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
方案提出,深度嵌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要深度对接深圳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创新平台,做深做实四会(增城)、广宁(天河)等飞地中心建设,谋划肇庆(深圳)离岸科创中心建设,推进“广深港澳研发孵化—肇庆加速、肇庆落地”创新发展模式。
到2027年,肇庆力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的创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成1个国家级“双新”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3个以上小试中试基地,26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5件,高校院所技术交易额年增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