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广东科技

广州:众“智”成城走前列 数字蓄势向未来

时间 : 2025-02-18 08:54:36 来源 : 南方日报 【字体: 【打印】

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召开政务和数据工作高质量发展大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要在首会。

  2月17日,在珠江之滨,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召开政务和数据工作高质量发展大会,为今年发展划重点,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岁首为起势之时,也是谋划之时,更是奋进之时。此时,该局召开“新春第一会”具有风向标意义,释放出新的行动信号。

  数字广州建设提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能、数字经济发展提速、全域数字化转型提效、数字服务提质……会上,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黄津表示,2025年是广州政务和数据工作的“提质创优年”,该局将全力以赴开展提质创优五大行动,把广州政务服务的比较优势和数据要素的价值优势,转化为全面融入、全面服务、全面赋能“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工作实绩。

  透过这场会议,我们能看到广州正掀起新一轮赋能大产业、搭建大平台、谋划大项目、服务大企业、提升大环境的热潮,快马加鞭建设更高水平数字广州的决心。

  ●南方日报记者 吴雨伦

  通讯员 穗政数宣

  行动表率▶▷

  为新一年发展“谋数添智”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及“深度求索(DeepSeek)”后,2月7日,广州数据集团与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宣布,全国首个政务级安全算力中心率先开放了DeepSeek-R1昇腾适配版试用。7天后,广州市政务外网也全面上线DeepSeek“满血版”,为未来发展积蓄“数智”的势能。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去年,广州在数据要素方面的战略规划同样离不开一个“早”字:编制首份对标数字中国的城市级规划《数字广州建设总体规划》,出台《广州市数据条例》、全国首创“运商分离”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广州数据交易所累计交易超过1.5万笔、全域数字化转型案例入选全国50强案例等,无一不是在为数字广州未来的发展提前蓄势蓄能。

  当然,广州的成绩不止如此。

  建设广州数字运维保障中心、“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汇聚131亿条数据、推动155家单位进行政务信息交换、出台指尖上的数字减负十条措施……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步伐更为坚实。

  “穗@i企”平台全面升级,上新“高效办成一件事”和“穗政通”专区,上线“政策智算器”,发布135项“免申即享”政策兑现事项,累计受理业务量超300万件;12345热线连续第5年获评全国政务热线质量评估“A+”等级……数字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更加突出。

  种种措施加持下,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3%。

  历经过去一年的思考谋划、积蓄沉淀,在最适合宁心静气的新春,广州又谋篇布局,开展数字广州建设“提标行动”,为新一年的发展“谋数添智”。

  在顶层设计层面,广州将对标数字中国,全面实施《数字广州建设总体规划》,抓紧编制《数字广州“十五五”规划》,出台数字广州、数字经济2025年工作要点,发布一批数字广州建设场景机会清单。

  数字广州的建设基石也要打好。今年初,《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印发。广州将统筹算力布局,完善数据基础设施运营机制,支撑数据要素“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在数字人才培育方面,立足人才链建在产业链上,依托大数据工程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建立广州数字人才培育体系。

  数据先锋▶▷

  将出台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

  去年,一座巨大的数据“银行”在广州揭牌。

  这就是全球数源中心(中国·南沙)数据基础设施(下称“全球数源中心”),其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基建,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广州提出要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而在广州的产业蓝图中,融合是一个关键词,尤其是“数实融合”几乎贯穿始终,从智能网联到智能装备,从低空经济到集成电路,从生物制造到智能制造,从现代金融到文化创意,这些都透露出数与实的交融、实与数的互促。

  那么,在“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数”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今年,广州要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能行动”,推动数据活力加速迸发和数字生产力加速形成。

  广州将加大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实践探索,深化南沙全球数源中心建设,在数据公共基础设施、跨境流通等方面开展创新示范;重点支持城市侧、行业侧、企业侧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支持广州数据交易所争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交易所,助力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黄津表示,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将在广州市确定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8个现代化服务业打造一批“数据要素×”应用示范,驱动数据产业升级。

  在数据要素得到充分激活之时,广州还要开展数字经济发展“提速行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要提速,广州有政策。今年,广州将出台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还将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优化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完善数字经济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是产业的基础,是构成产业的基本原子。优秀企业则是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

  在此次大会上,《广州市数据产业图谱》正式发布,亮出了广州数据产业的“家底”,首批涵盖数据资源、数据服务等六大类型超400家企业,帮优秀企业“亮肌肉”。

  这是广州市首次对数据产业进行系统性梳理和全景式描绘,标志着广州在培育壮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有了这张“图谱”的加持,广州将探索构建数字产业集群梯次布局体系,开展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梯队培育,在有条件区域培育一批数字产业集群。

  “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把握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的主攻方向。而“两业融合”的关键在于发挥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优势,提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融合。去年,广州引领“两业融合”的数字技术应用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全年实现增加值超2600亿元,同比增长11.9%。

  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广州将加强数字经济工作规划统筹引领,推动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实数深度融合。落实“广州数智创新计划”和“人工智能+”行动。

  不久前,广州市入选为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城市。广州将以试点为契机,制定数据融合应用场景任务清单,以数据要素推动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服务尖兵▶▷

  打造营商环境“旗舰店”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与数字政府的结合日益紧密,要为政务服务“植入”人工智能这个“芯片”,才能进一步开启数字治理新征程。

  当前,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正开展全域数字化转型“提效行动”,推进超大型城市韧性治理水平。

  具体来看,广州的行动突出一个“智”字。

  既要深化一网智管全城全域,推动国产开源大模型DeepSeek在政务领域应用,构筑建设韧性智慧城市的数字化新引擎;又要升级12345热线人工智能实验室,用数据决策、数据服务、数据创新支撑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培育壮大适应数据流通特征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服务生态。

  如果说城市智治着眼于千万人口的民生之需,那么营商环境则是“阳光雨露”。尤其是企业的成长,往往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它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扎根、获取养料的“土壤”,而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窗口,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此,广州将开展数字服务“提质行动”,全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立产业链政策包机制,将涉产业链事项均纳入“穗@i企”平台办理,打造营商环境“旗舰店”。

  优化营商环境,并不只看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更要看“做到了什么”,看企业真正“得到了什么”。广州还将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库,为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推广“政策智算器”,实现惠企政策“免审即享”“直达快享”。

  这些服务,最终都将转化为企业的具象感受,再变为微观发展潜力;而无数微观主体的潜力,则构筑起高质量发展“蛇行千里”的磅礴之力。

  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韦锦坚表示,要紧紧把握数据发展黄金期、创新裂变爆发期、政策红利集中释放窗口期历史机遇,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政务和数据工作的生命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要将“提质创优五项行动”落到实处,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广州作出应有贡献。要把数字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来抓,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数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