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广东科技

机器轰鸣赶订单 土地竞拍抢项目

时间 : 2025-02-18 08:57:37 来源 : 南方日报 【字体: 【打印】

 图片由即梦AI生成。


  2月16日,广东中鹏电气有限公司(下称“中鹏电气”)新建中鹏储能产业核心装备产研基地项目一片热火朝天。30米高的塔吊臂将成捆钢筋吊装至作业面,金属碰撞声与混凝土泵车的轰鸣交织成“工地交响曲”。

  在距离新基地项目七八公里处,中鹏电气原厂区已开工10天,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着。“今年一开工,我们就进入狂奔模式,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开工即冲刺。”中鹏电气总经理助理卢奕诚说。

  当前,佛山有超过170多万市场主体,工业企业超过10万家。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以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是外地企业抢滩在佛山布局,越来越多本土企业也选择在佛山增资扩产。

  2025年以来,佛山市已成功出让30宗工业用地,成交总面积达76.46公顷。新春之后,更是迎来产业项目接续落户的高峰,16个产业项目实现用地摘牌,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提供新的增量支撑和强劲动能。

  ●撰文:李周秦

  一个半月完成一季度营业额

  在中鹏电气生产车间内,轰鸣的切割声中,硅钢片在数控加工生产线上经过一系列工序被加工成变压器的部件。生产线的一旁,满载成品的集装箱堆满过道。

  “一开年我们的订单就拉满了,连停车场都临时用来存放产品。”循着卢奕诚所指的方向望去,上百台箱式变电站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室外。“这些都是准备出的货。”他说。

  据初步估算,今年以来,中鹏电气的订单量已实现“一个亿小目标”,相当于去年第一季度的营业额。

  订单何以纷至沓来?卢奕诚介绍说,紧跟“双碳”步伐,公司在新能源及充电站市场开拓卓有成效。同时,随着电网投资增大,作为南方电网的长期合作供应商,去年底中鹏电气再次中标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配网设备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金额超过2亿元。

  火热的订单也让中鹏电气原有厂区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当前,中鹏电气新基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基地计划总投资10亿元,将建立储能智能集成系统研发中心。

  新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用于新型电力设备的生产研发,通过建设自动化生产基地,生产储能集成系统、风光专用箱变,实现从钣金—35kV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整体集成系统的全套产品生产流程,预计今年12月建成。

  除了市场效应,政策机遇也让中鹏电气迎来发展“风口”。今年1月6日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瞄准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半导体芯片、新型显示、医药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突破。

  新型电力系统装备被提到重要位置,各区纷纷布局新型电力系统装备产业。南海区更印发了推动电力设备智造千亿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建设“一院”“一中心”“两园”“多载体”发展格局,形成具有南海特色的电力设备智造产业体系。

  这家坐落在“中国第一镇”南海狮山的企业,正在“两园”规划之中。未来,南海区将以中鹏电气、创新发高精导体、电力元器件半导体封装等产业上游企业为产业园启动项目,同步围绕产业链协同,招引输配电设备、智能电网控制设备、智慧储能设备企业入园,打造集电力、电气、电子等融合型设备智造园区。

  外贸业务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事实上,像中鹏电气这样逆势增长的企业并非少数。

  在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星星制冷”)2号生产车间内,一边是生产线火力全开,一批批拳头产品源源不断下线;一边是货柜车货如轮转,产品加紧装车经由海运销往世界各地。

  延续2024年对外贸易的增长态势,2025年伊始,星星制冷的外贸订单依旧火热。

  “去年外贸订单贡献了超七成的销售收入,公司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0%。”星星制冷副总经理吴杰文说,该公司外贸业务已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这是非常难得的。2024年,受地缘政治风险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外贸企业承压前行。尽管挑战重重,星星制冷仍实现逆势增长。

  连年持续增长态势,使得星星制冷从不足3000万美元出口额发展至接近2亿美元规模。

  据介绍,为了提升产能对市场需求的保障能力和水平,星星制冷不仅在原厂区附近租厂房,更是在三水乐平当地再拿180亩工业用地,布局以高端产品为主打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新工厂。“预计这一两个月,我们的新工厂就要投用,未来年产商用制冷设备将达42万台。”吴杰文说。

  吴杰文不仅见证了星星制冷在佛山的发展壮大,也见证其走出国门。去年12月,有星星制冷参与投资的星星冷链(泰国)有限公司正式试生产。“泰国工厂一期项目达产能达到8万台。”他说。

  后方忙生产,前方忙招商。在复工复产促订单生产的同时,不少企业也积极走出去,谋划开展各类新春抢订单、拓销路活动。

  面对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形势,星星制冷从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前做了布局。“一方面,我们加大研发、练好内功,推动拳头产品不断进军并占领欧美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深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拓新商机。”吴杰文介绍,2月中下旬,星星制冷外贸团队将陆续到海外拜访客户,争取获得更多订单。

  30宗工业用地完成摘牌

  中鹏电气与星星制冷的增资扩产,是佛山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三年来,佛山供应工业用地面积排名全省第一。今年开年,佛山土地拍卖市场依旧火热,多宗地块顺利摘牌出让。

  2月5日下午,农历蛇年首个工作日,狮山镇桃园西路南侧、广佛肇轻轨东侧(之二)地段地块由佛山市现泰铝业有限公司成功竞得。

  这是佛山新春第一宗工业用地摘牌,也是本土企业再度增资扩产的写照。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将建设轻量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造基地。

  从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信息来看,2月5日当天,佛山共有4宗地块完成交易,均花落南海区。次日,佛山市又有5宗地块成功摘牌。

  据统计,截至2月17日,佛山春节后共成交16宗工业用地,成交面积达41.43公顷。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2025年以来,佛山已出让工业用地30宗,总面积超千亩,均用于产业项目引入和增资扩产。

  项目涵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现代化食品产业、锂电池制造、医疗器具生产等多个领域,以“精准供地”强化产业空间保障,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不仅是以量取胜,佛山还打响2025年土地开发新模式“开门红”。2月7日,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南鲲南二街北侧A3—3地块由百超(深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竞得。该宗地为佛山市首个“1.5级开发”项目。

  “1.5级开发”是指政府将基础设施完备、未纳入近期土地出让计划、潜在价值较高的地块,租赁给承租人进行过渡性开发利用,待开发条件成熟后,政府按约定收回土地并按远景规划实施。该模式将有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进一步盘活储备土地,形成政府储备土地滚动开发的新模式。

  据了解,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佛山市自然资源局推出“土地使用权首次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一件事”组合并联办理。

  如今,企业在竞得土地或签订出让合同后,即可同步向不动产登记部门提出“交地即交证即抵押”服务申请,实现从“交地”到“融资”全链条无缝衔接,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

  地块的连续出让,不仅体现了土地供应机制与产业规划的高效协同,更说明社会投资对佛山产业信心充足、市场预期增强。

  这背后的最关键一招,就是全力招商。今年新春大招商,佛山坚持高位统筹,由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开展招商引资,由13位市领导带队的招商分队将目光瞄准新型电力系统装备、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超50个项目,在巩固传统产业家底的同时,以最快速度推动新兴产业成为佛山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

  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亚光看来,佛山在产业招商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位与举措十分精准。他建议佛山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找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节点,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既稳固传统产业根基,又借助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