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崛起引发中国科技股估值重构。图为用户在DeepSeek手机客户端上提问。新华社发
上周五(2月21日)A股市场科创50指数单日大涨5.97%,年内累计涨幅达10.7%;恒生科技指数单日涨6.53%,年内累计涨幅达31.14%;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连续第六周上涨,累计涨幅达18%……今年开年以来,中国科技股迎来系统性价值重估浪潮,腾讯、阿里、小米等龙头企业股价迭创新高。
从年初至今,中国科技股股价节节攀升。这场以DeepSeek在全球范围内爆火为导火线的估值修复,展现了投资者正重新衡量中国科技股的投资价值与中国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与增长潜力。
●南方日报记者 黎华联
科技资产重估迎来“开端”
1月20日,中国AI公司DeepSeek在一场闭门发布会上揭开“R1模型”的神秘面纱。这个“算法核弹”以训练成本仅为GPT-4的1/10的惊人表现,让全球科技界屏息——它不仅用数学公式击碎了硅谷的算力霸权,更让美国科技股单日蒸发1万亿美元。DeepSeek在7天内下载量突破1.2亿次。同时,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进一步强化市场对机器人产业链的乐观预期。
这场“算法革命”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上一周,因英伟达公布对文远知行的持股情况,文远知行在2月17日盘初暴涨140%,盘中触发熔断机制,最终收盘上涨83.46%,创下该公司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
创新突破正在推动中国科技股的价值重估。从今年初至2月21日收盘,美股市场上中国十大科技公司全线上涨,平均涨幅为32.74%。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上涨23.08%,阿里健康、金蝶国际等成分股涨幅超60%;A股科技板块成交额重返2万亿元,算力、半导体等概念股掀起涨停潮。同期,美股科技“七巨头”平均跌幅则为1.57%。
重新审视中国科技股的价值,已是投资界的热门话题。“尽管近期中国科网公司已有非常大的涨幅,拉长历史周期看,我们仍处于AI时代的早期,以及中国科技资产重估的开端。”中信证券科技产业首席分析师许英博分析。她长期看好中国科技乃至更大范围资产的重估和成长空间,认为“未来,每一次大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都有机会带来系统性的估值提升”。
从“可交易”转变为“可投资”
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为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提供了催化剂,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报告又持续添柴加火。2月21日,阿里巴巴港股上涨近15%,成交额超410亿港元,创下历史天量。
近日,阿里巴巴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其季度资本开支达318亿元,环比大增80%,投向包括AI云计算基础设施、国产算力芯片采购、数据中心扩建等环节。外资机构如高盛、摩根大通认为其云业务和AI布局被严重低估。最新的文件显示,2024年底,多家知名基金和机构大幅增持了阿里巴巴,如摩根士丹利增持254万股阿里巴巴股票,持仓增至1214万股。
这主要是因为市场曾经将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理解为“消费股”,甚至一度理解为“公用事业股”予以估值。但申万宏源分析,以DeepSeek、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为代表的AI发展迭代迅速,港股互联网平台公司未来的主营业务收入可能逐步向AI科技迁移,估值体系可能变更。
投资逻辑的改变下,资金流入中国科技股。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全球对冲基金涌入中国股市,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总市值增长超1.3万亿美元。而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1月外国投资者积极布局中国资产,中国股票和债券吸纳的外资净流入总和超过了100亿美元。
伴随中国科技资产的强劲表现,外资不断更新看多观点。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及其团队在最新研报中将MSCI中国指数的评级上调至了标配。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其团队将MSCI中国和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分别上调至85点、4700点,这意味着未来12个月上述指数存在16%、19%的上涨空间。Wind数据也显示,2025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频频获得外资机构的调研。其中,汇川技术、石头科技、澜起科技获得外资调研次数分别为56次、49次、44次。
外资的资金和心态展示了其投资逻辑从交易性机会向战略性布局转变。2月17日,美国银行在全球基金经理月度调查中指出,受DeepSeek崛起等利好因素的带动,买入中国股票(尤其是科技股)的理由正在改善,对中国股票的看法正在从“可交易”转变为“可投资”。
“科技十杰”助推港股上涨
2月21日,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20cm”涨停,收盘价创历史新高,公司股价自2月6日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超过620%。当天,上证综指放量上涨,录得六连阳。北向资金方面,周三合计净流入135.95亿元,创近7个月新高。
但中国科技股的重估行情能否持续?摩根大通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看好中国科技股相对于美国科技股的表现。其指出,在近期反弹之后,中国科技股的估值折扣仍然很大。
在摩根大通的报告中,将比亚迪股份的目标价从475港元/股上调至600港元/股,并重申“增持”评级,看好比亚迪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的“丰田”。
与之相类比,WisdomTree资产管理公司股票策略负责人Jeff Weniger提出“科技十杰”(Terrific 10)的概念,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吉利、比亚迪、小米、腾讯、网易、百度、美团以及中芯国际等,这些股票推动了恒生科技指数在过去12个月上涨近70%。
华泰证券认为,以苹果、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特斯拉、英伟达为代表的科技“七巨头”(Magnificent 7)凭借稳健的业绩增长和在AI等前沿领域持续创新,已成为美股科技核心资产。展望未来,DeepSeek的突破性成果打破了过去两年美国在前沿大模型的主导地位,有望显著降低中国企业发展大模型的硬件门槛,推动包括算力芯片、云服务、端侧智能和2B/2C应用在内的中国科技产业链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
海通证券表示,处在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中,AI正加速渗透至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国在人才和技术方面有着雄厚的基础,国内科技产业有望受益于本轮科技浪潮。落地到投资机会上,类比美股市场的“七巨头”(Magnificent 7),受益于AI、半导体、高端制造等科技产业发展趋势,A股及港股中也有望涌现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科技龙头,中国版“M7”概念正逐渐形成,这些上市公司投资确定性相对更高。
尽管市场情绪高涨,但风险亦不容忽视,部分概念股缺乏核心技术支撑,业绩兑现压力较大。许英博表示,每一次大的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都有机会带来系统性的估值提升。但同时,PC、移动互联网浪潮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便是在科技大周期内,也会有曲折和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