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广东科技

科创雄心 大市担当

时间 : 2025-03-04 08:55:54 来源 : 南方日报 【字体: 【打印】


  从“广东四小虎”到“湾区明珠”,从“世界工厂”到“科创新都”“产业名城”,东莞的每次蝶变都在回答时代的叩问。

  她,世界脉动的开放襟怀。

  2024年,佛莞城际开通,莞深、常虎、广深高速扩建,“半小时通勤圈”大道铺通途。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开建,全球科学家在此观测“微观世界的浪花”。2025年,松山湖与光明、南沙科学城深化协同创新,塘厦、凤岗建设融深发展先行区,携手香港建设粤港科创制造开放合作平台,开通地铁1号线,共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当东莞港万吨货轮与中欧班列的鸣笛形成和声,五洲四海皆可听见“中国制造”的心跳。

  她,万亿GDP的硬核担当。

  面对复杂形势,去年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逆势增长7%,“三大手机”出货量占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近五成。工业投资超过1200亿元,山姆超市、盒马鲜生等首店掀起消费热潮。2025年,东莞东南片区将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东部片区壮大高端装备、低空经济,水乡片区建设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这座曾以“三来一补”起家的城市,正用新型工业化锻造新质生产力。

  她,产业涅槃的数字先锋。

  DeepSeek接入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OPPO全球算力中心启用,拓斯达工业机器人点亮国内无人车间,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样本在东莞随处可见。2025年,东莞将深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力争半导体、新能源产业集群营收突破600亿元、800亿元,设立50亿元AI产业子基金群,力争AI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眼看机器人、算力逐步替代流水线的“人海战术”,“东莞智造”正书写新时代工业文明。

  她,改革创新的试验宝地。

  全国首张港资企业“电子版”营业执照在东莞诞生,市场主体突破180万户,2024年东莞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落地成果亮眼,对台贸易增长10.6%。2025年,东莞将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最懂企业的政府,将企莞家平台打造为企业温暖的家。随着“高效办成一件事”“网上办”“指尖办”服务每年增加,改革基因在东莞永葆青春。

  她,山水莞邑的现代诗篇。

  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引入非遗活动和数字文旅后,游客量在十几年间激增10倍;大岭山、厚街、樟木头等镇的新鲜荔枝香飘马来西亚。2024年东莞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突破2800亿元,长安成为东莞全省第3个千亿镇。2025年将抓好城乡融合综合示范片区首开区项目,按照小城市标准推进5个试点镇建设,市镇联动开展“湾区周末IN东莞”品牌活动,打造湾区潮流生活休闲聚集地。当游客镜头对准荔枝林、古村落、新农村,城乡融合的对话便镌刻进这卷岭南山水画。

  她,人民幸福的温暖坐标。

  2024年东莞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成全省第2家三甲儿童医院,新增口袋公园160个,水乡重现龙舟盛景,草莓音乐节、《东莞东》音乐剧、“东莞记忆”文旅项目爆红出圈。2025年东莞将建设4所普通高中,新增公办学位3万个、养老床位300张,城镇新增就业9.3万人以上,让“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打造“莞民声”品牌,让“您有烦心事,请拨12345”深入人心。东莞图书馆深夜灯火与玉兰大剧院音乐声的每一次交织,都是这座千万人口城市“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诠释。

  当大湾区的钢铁脉络在轨道公路震颤中生长,当散裂中子源的脉冲撞击科学前沿取得突破,当南海卫城墙遗址向千年莞邑历史深情回望,东莞对使命的思考和回答,藏在松山湖的波光与东莞港的笛鸣里,藏在高楼的灯火与校园的书声里。

  正如市花白玉兰向上怒放的韧劲——这座城市从不在春风里等待,她永远以攀升的姿态,把敢为人先的勇毅写进时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