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在珠海富山工业园投产。该产线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量产大容量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产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领域实现从技术攻坚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跨越。
这条里程碑式的生产线为何落地珠海?这与珠海在新型储能产业的长期布局密切相关。
也是在今年3月,《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这份城市层面少见的针对固态电池产业的行动方案,引发不少关注。
“当前,固态电池产业的意义已超越单一产业范畴,成为破解能源安全困局的‘金钥匙’。”在3月27日的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圆桌会议上,珠海市副市长苏虎如此强调。从半固态电池到固态电池,不是一个简单的演变,而是一场产业的变革。
竞逐新型储能产业,在固态电池这条“硬核”赛道上,珠海正全力抢跑。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紫微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从半固态到全固态链式布局
走进广东首条大容量半固态储能电池专用产线的生产车间,机械臂正在灵活精准地抓取零件、组装产品。经过长约600米的生产线,一块长方体造型的完整电池逐渐成形,在通过性能检测等一系列工序后正式下线。
这条产线,是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总规划年产能为6GWh,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对广东储能产业而言,无疑具有突破意义。
“该产线投产,是广东省储能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将助力广东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全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供广东样本。”广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帆表示。
竞逐储能赛道,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的终极方案。
“全固态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被寄予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期望,但全固态并非由半固态自然演变而来,而是一种变革。”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专家黄学杰公开表示,目前产业化正在做的基本上都是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尚未实现产业化。
珠海此次印发的《行动方案》,就直指固态电池产业链。
根据方案,到2027年,着力于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关键技术攻坚,推动固态电池行业标准建立,聚焦前沿技术驱动、未来高成长性和战略支撑性的产业方向,布局一批重大(重点)科技创新项目,设立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培育5家具有影响力的固态电池企业,初步形成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固态电池产业集群。到2030年,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产品批量交付,固态电池产业初步形成规模。
从布局看,其既聚焦到固态电池的制造、上游生产设备和材料,也关注到多元化发展的配套产业、下游应用场景等,旨在培育珠海固态电池的产业链条与生态圈。
产业链上的珠海路径
就在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的当天,珠海还召开了一场固态电池产业发展圆桌会议。在“风起云涌”的储能产业中,固态电池正加速走向量产。而竞逐这条赛道,珠海在锂电池领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珠海新型储能研究院是珠海根据《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要求成立的智库机构。据该研究院梳理分析,珠海共有规上企业47家,2024年实现产值285.25亿元,产业涵盖锂电池设备、锂电池关键材料、电芯制造的全产业链条,可为固态电池发展提供技术迁移、供应链协同、制造经验及市场渠道等多维度支撑。
近年来,珠海固态电池发展呈现多点发力、百舸争流的态势,多家珠海企业试图抢跑行业。
作为消费锂电的龙头,珠海冠宇正加速转型升级。在技术上,已完成固态电池正极—电解质界面兼容、高离子电导率的固态电解质膜等领域的突破,并已开发出适配高端场景应用的固态电池样品。
鹏辉能源作为储能锂电池的龙头之一,计划于2026年量产的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实现“本质安全”革命性跨越,并在宽温域、能量密度、循环能力等综合性能方面领跑行业。
欣界能源是首批商业化锂金属固态电池的企业。其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产品在eVTOL上的续航创造行业纪录,实现“从实验室到蓝天”的里程碑式突破。
“固态电池产业作为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器,正推动各领域向可持续方向发展,这不仅是城市竞争力的新体现,更是珠海聚焦该领域的关键原因。”苏虎表示。
为备战未来产业,珠海全面开放城市和产业应用场景。近年来“云上智城”建设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低空经济、RISC-V开源生态、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已见雏形,为固态电池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撑和机遇。同时,珠海拥有优质的园区载体,优越的投资生态、丰富的人才储备以及应用场景,为固态电池产业提供重要支撑。
下一步,珠海的前瞻布局主要指向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产业定位与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二是结合产业链重点方向加强技术攻关;三是发挥珠海场景优势,结合“云上智城”建设,在储能、具身智能、低空飞行器、消费电子等领域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未来产业如何改变城市未来?打造固态电池产业集聚发展高地的赛道或可一试。
样本
珠海冠宇发布2024年年报
归母净利润
同比增长25.03%
近日,珠海冠宇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41亿元,同比增长0.8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30亿元,同比增长25.03%。
根据报告,2024年,公司动力类核心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2024年,公司将汽车低压锂电池业务定位为自身优势项目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业务。报告期内汽车低压锂电池出货量约90万套,成为动力类电池业务营收的主要来源之一;截至目前,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已通过多家车企的体系审核,先后获得上汽、智己、GM等众多国内外头部车企的定点,并陆续量产供货。
行业无人机电池业务方面,公司持续保持与大疆等客户的深度合作,销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行业无人机电池营收同比增长95.92%。同时为了抓住低空经济的发展机遇,公司积极与头部物流企业推进物流无人机的产品开发,并与大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厂商进行对接合作。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145847.1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2.64%,研发投入同比增加26.82%。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有效国内专利2205项,其中发明专利698项,实用新型专利1483项,外观设计专利24项。
基于客户需求及完善公司海外产业布局战略的需要,报告期内,公司在马来西亚等地区设立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电池新能源项目,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强化全球产业链布局。截至目前,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尚在前期建设中,墨西哥PACK生产基地已陆续投入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