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投入回报正循环 让知识产权更好护航前沿科技创新
因为一枚小小的人工耳蜗,腾讯在全球布局了几十件专利。
“这些专利涉及语音AI降噪、音频AI算法、智能验配方法,以及便利老年人的操作界面等方面。”在近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办的“前沿科技中国实践”座谈会上,腾讯集团法务部专家顾问谭乃文分享的内容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谭乃文介绍,基于在实时音频通信上的前瞻性探索和积累,腾讯天籁实验室将AI技术应用于人工耳蜗研发,通过不断研究和优化,形成一套解决方案,突破了人工耳蜗动态噪音实时处理难题,使人工耳蜗的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高40%,降低了噪音对听障人士的干扰。
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系列专利,又巩固了腾讯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技术优势。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座谈会上,华为、比亚迪、百度等一批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的分享,同样印证了这一点。
技术创新正为众多科技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1.5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这当中,企业持有的专利占比超过七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3.4万件,同比增长24.2%,占国内企业总量的近四分之三,占比达73.4%。
与会企业均表示,这与国家相关部门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以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密不可分。例如,在专利申请方面,中国的审查周期和审查质量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遥遥领先。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将持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为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低碳技术和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供给。
与会企业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快相关政策落地的步伐。
“面对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迭代,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研发创新‘投入—回报—再投入’的正循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北京分部部长闫新表示。
“在专利价值发现方面,我们仍需进一步提升。”谭乃文分析,这是一套复杂的体系,包括高质量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价值评估、专利侵权鉴定、专利运营市场配套等。此前发布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已对此作出了相应部署。谭乃文认为,还需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此外,谭乃文认为,在标准必要专利方面,中国创新主体的应对经验仍然有限。众多中国的创新主体已经认识到标准与专利联动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力度培育标准必要专利。但绝大多数创新主体目前仍然处于实施人角色,面临着大量已发或可能发生的专利许可纠纷。如何平衡专利权人、实施人、公众这三方的利益,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对此,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汤兆志表示:“我们将密切跟踪和研究人工智能生成物对于知识产权的影响。同时,继续推进与12家单位合作开展的‘区块链+版权’特色领域试点工作,促进版权产业发展。”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缪丹介绍,今年将在侵权行为调查、商品鉴别以及信息溯源等方面加强与权利人的联系,提高保护知识产权的效率,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