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赋能韧性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形势下,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已成为城市“强筋健骨”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和水平持续提高,基础设施总量大幅扩增。截至2024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逾6万平方公里,供水管道长度达110.30万公里,排水管道长度91.3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长度98.04万公里,供热管道长度49.34万公里,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城市空间已经形成规模巨大、纵横交错的基础设施体系。与此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年久老化,供水管网内壁锈垢和微生物滋生,管线暴露、位移甚至泄漏等问题时有发生,城市基础设施的承灾能力明显不足,给社会的正常运转以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践表明,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不但可以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还成为相关产业行业发展的“新风口”。合肥市不但推进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壮大城市生命线安全产业集群,让城市“生命线”成为发展“新引擎”;佛山市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综合管廊、桥梁等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打通城市感知“神经触角”,绘制基础设施运行的“全景画像”,成功处置了上万起燃气泄漏、地面塌陷等警情;无锡市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达成人、车、路、云的协同,主城区2756个路口信号灯联网联控率超95%,并以此为契机促进集群式发展。从这些城市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潜力。
数字化为城市基础设施运维和管理提供了“千里眼、顺风耳”。各地需加快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建设,打通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烟囱”,建立聚合全类别基础设施的大数据底座,打造城市基础设施“全景可视化”的“一张图”平台,实现基础设施的智慧化运营、维护与管理。
高效的组织联动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涉及众多部门,数据应用能否得到组织的协调响应,决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各地需明确数据提供方、管理方、使用方的权责,建立综合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权属责任单位的“职责矩阵”,细化“运维监管、分级预警、处置干预、应急调度”全流程责任清单,消除基础设施运维监管中的“责任模糊地带”。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还涉及高额的后期运维成本和系统升级迭代的成本。要使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就要考虑“花小钱办大事”的长久之计。各地要避免重复投资,坚持“利旧利现”原则,用好已建系统,将资源用在“刀刃”上。同时,遵循风险可控、商业自主的原则,推动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明确各方在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的权责,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此外,要发挥城市群的集聚优势,打造多中心辐射的分布式网络,以有限资源实现更广泛的数字服务覆盖。
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的标准。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应着眼提升民生福祉、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只有紧贴市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杜绝“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才能持续为城市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强筋健骨”,真正赋能城市韧性建设,推动城市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