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延斌
蒋龙就像一名蜂农,每天在济阳坳陷四处追逐“蜜点”。科技日报记者近日见到这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高级专家时,他正在野外忙活。
蒋龙寻找的“蜜点”是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重叠最多的部分。所谓“甜点”,是指油气富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有效开发的区域或层段。
作为我国首个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近日对外宣布其累产突破100万吨。蒋龙告诉记者:“该地区的页岩油资源量可能达到惊人的105亿吨,和胜利油田已发现的常规油资源量相似,相当于‘再造’了一座胜利油田。”
找一手资料,做15万次试验
页岩油开发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涉及众多先进技术。蒋龙介绍,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的石油资源,属于非常规资源。但胜利页岩油的勘探开发面临诸多世界级难题,包括埋藏深、高温高压的环境,以及分布广泛复杂等问题。
2022年,在胜利油田页岩油钻井施工现场,众多钻机轰隆隆作响,向地下三四千米的油藏钻进。专家表示,如果把页岩比作千层酥,页岩油就是其中的黄油和糖粉,它们分散藏在一层层岩石中,科研团队需要在头发丝直径1/270的缝隙中找油。
那么累产突破100万吨背后,是哪些科技手段在“扛大梁”?
岩心观察、荧光照射、薄片观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高级专家李军亮常常“泡”在实验室展开科研工作,页岩油是他苦苦寻找的目标。
岩心是地质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胜利油田岩心库,页岩油岩心已累计上万米。依托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科研人员开展了15万次室内试验,验证页岩含油性、储集性、可压性、可动性,提出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咸化早生、无机控储、源储一体、超压封存”富集理论认识。
理论先行是页岩油高产的前提。曾经,学术界普遍认为中高成熟度(大于0.9%)是页岩油富集可动用的门限。李军亮说,济阳页岩油勘探实践表明,在中低成熟度情况下,胜利济阳陆相咸化湖盆有机质不仅能早生油,而且能早富集,打破了传统的观点。
“瞄着”油层去,“闻着”油味钻
钻机高耸,钻头向下,行进在5000米的地下,一路势如破竹,抵达5892米的井深。这是2024年由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黄河钻井70178队承钻的丰页1-2-512HF井,钻井周期仅17.71天,刷新济阳页岩油水平井钻井周期最快纪录。
这项纪录让70178队党支部书记、平台经理兰恭涛感到惊讶。他记得,2022年,该队钻探一口5794米的页岩油井时困难重重,历经100多天才完成。
由慢变快,科技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兰恭涛说,当时只有普通的三缸泵,振动筛、离心机都不是变频的,“就像是坐绿皮火车,想快都快不起来”。如今,井队配备了高频振动筛、变频离心机,用上了五缸泵,实现激进参数钻井,页岩油开发像“坐上了高铁”。
既要打得快,还要打得好。在旋转导向技术的加持下,钻头犹如装上导航,“瞄着”油层去,“闻着”油味钻,穿行在储层中,提高储层钻遇率,最大限度释放油藏产能。
饱和度是页岩油储量计算、“甜点”优选的关键参数。作为页岩油饱和度测试的经典方法,萃取饱和法以往需要人工操作。开干馏筒、样品称重、挤注酒精、关干馏筒、数据记录、编写样品号……整个过程需要3人以上,测试1个样品近10分钟。为此,位于胜利油田的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了冷萃法饱和度高通量自动化实验装置,1个样品平均只需要2分钟即可完成测试。
在该实验室,类似的自主研发设备还有不少。
理论突破、技术突破、管理突破,这些突破推动了胜利济阳页岩油量质齐升,仅3年时间,就实现储量、产量跨越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