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计划规划

2014年科技工作总结和2015年科技工作重点

时间 : 2015-01-31 05:01:29 来源 : 广东省科技厅 【字体: 【打印】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科技工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增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全省科技创新驶入发展“快车道”。

  一、2014年科技工作总结

  2014年,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二位。在构成区域创新能力的五个分项指标中,广东省创新绩效位居全国第一。全省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技术自给率提高到70%,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超过50%;全省从事研发人员达65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一。获得973首席科学家项目9项,连续6年实现丰收。

  2014年重点工作主要包括:

  (一)不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

  在政策层面,2014年6月,我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粤发〔2014〕12号),明确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我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狠抓《决定》落实工作。在管理层面,组织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全力打造“阳光政务平台”。在专项层面,构建“511”新型科技计划业务体系,以新思路、新机制组织实施9个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打造一批科技“明珠”工程。在制度层面,推动出台系列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在项目审批、资金管理、信用管理、监督检查、购买服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内部管理等方面梳理完善了一整套制度。

  (二)科技有力支撑和引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深圳获批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广东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新引擎”。汕尾省级高新区获批成立,实现省级高新区在全省地级市全覆盖。2014年,全省23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预计达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5%。全面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全年新增国家级孵化器9家、创业苗圃(前孵化器)37家,在孵企业14748家,累计毕业企业5014家,毕业企业总收入超过3000亿元。深入实施“一镇一策”行动计划和“一校一镇、一院(所)一镇”产学研特派团联动帮扶计划。2014年,全省381个专业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约占全省GDP的30%。大力培育发展LED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LED产业产值预计达3500亿元,同比增长24.6%。

  (三)原始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

  大力实施原始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和基础应用平台。目前,我省已经形成由国家级、省级267家重点实验室组成的具有完整梯队的实验室体系。珠三角大科学工程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中微子实验室(二期)等大科学工程进展顺利,依托“天河二号”超算中心建设中国“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强流离子加速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落户惠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研发机构现场会,对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作出全面部署。2014年,广东拥有各类新型科研机构122家,是2007年的近11倍,服务企业3万多家,成为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旗帜和标杆。

  (四)多主体协同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电科等重要创新机构战略合作,推动“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累计建成各类产学研创新平台1600多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0多家。2014年,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全年预计实现产值2500亿元,利税250亿元,累计实现产值突破1.7万亿元,利税2200亿元。深入实施“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四批91个国内外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集聚人才750多人,吸引各类人才5000人,初步形成“引育并举、立体支撑”全省科技创新的新局面。加强省市联动与区域发展布局,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行动计划》,加快做大做强珠三角创新核心区;颁布实施《科技创新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专项实施方案(2014-2020年)》,重点推动一批省级重大创新平台落户粤东西北。充分发挥省科教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省市联动和部门协同,全省科技创新一盘棋局面基本形成。

  (五) 科技与金融、产业融合逐步深化。

  召开全省科技金融工作会议,出台《2014年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重点行动》等政策措施。成功举办多个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以赛促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金融投资平台与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省粤科金融集团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布点设立6个子公司和5个融资性担保公司,形成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效应。调整财政科技经费使用方式,重新设立省财政专项资金12.5亿元,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的引导性投入,预计带动风投、创投、信贷、保险等社会和金融资本超过50亿元,杠杆效应显著。在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之下,2014年,广东风险投资机构预计超过2800家,管理资本额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科技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科技工作的实际贡献度与新形势下各方的期待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二是区域科技发展不协调,广州、深圳两大创新极对周边城市和粤东西北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地市R&D/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不够活跃。四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五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比例较低,关键技术供给能力不足。

  二、2015年科技工作重点

  2015年,全省科技工作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以科技创新为新动力,积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坚持大科技、大创新、大协同的发展理念,按照“扬长补短、协同集聚、三链融合、创新驱动”的工作思路,以聚焦重大创新政策、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创新平台载体、重大创新人才计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五个重大举措”为主要抓手,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争当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排头兵。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制订实施重大创新政策,营造活跃高效的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出台在全国先行先试的重大创新政策及系列配套实施细则,构建覆盖自主创新全过程的政策体系。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立法工作,积极发展技术市场、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务,切实破除成果转移转化障碍。深入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不断激发企业研发积极性。建立完善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统计制度、科技创新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导向力。

  二是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市场导向、三链融合、集群推进、协同创新”的实施原则,通过省市联动、部门协同等新机制、新模式,全面实施9个省重大科技专项,聚焦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动力系统、3D打印、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关键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广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培育发展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加强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加快高新区、专业镇等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条件成熟的省级高新区加快升格国家级高新区。。在专业镇深入实施省部院产学研对口帮扶行动计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针对制约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加快发展。全力支持广州南沙、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转型升级重大平台建设。

  四是深入实施重大创新人才计划,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推进珠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培育计划等各类重大人才计划,充分利用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大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加快引进培养我省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创新人才。深入对接国家各项人才计划,引进培育更多创新人才。继续做好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的服务跟踪工作,推进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

  五是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进珠三角大科学工程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中国超算(广州)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布局相关应用型科研机构。科学规划珠三角大科学工程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为我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充足后劲。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快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