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新兴领域,中国企业第一
20多年前,互联网还是个时髦的新词,电脑手机还是奢侈品,人工智能更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
如今,区块链、数字孪生、引擎渲染……越来越多的技术新词不仅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更是全面融入,并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
10年170万件专利、年均增速25%……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中国正在加速布局与发展,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
全球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位列第一梯队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有什么特点?发展得怎么样?相关领域中国在全球处于什么位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近日发布《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专利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专利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报告首次明确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的边界: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云技术、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引擎渲染、安全等技术为支撑,集成底层技术、应用场景、内容生态、硬件产品等多种要素的分布式互联网技术。
这些看起来高深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早已是各国推动产业升级的先导领域,也是专利布局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报告统计,截至今年9月,全球相关技术专利申请总量已达近417万件。其中,中国申请量约171万件,占比超四成。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十年专利申请趋势 中国速度更是令人感慨。2013年至2021年,中国相关领域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为25.11%,是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两倍以上。 “互联网平台公司正成为加速引领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谢小勇表示。 报告数据显示,在这一新兴领域,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已从跟随、追赶,向突破引领迈进。在全球企业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专利有效量排名榜单上,腾讯、华为、创新先进三家中国科技企业进入前十,其中腾讯以26980件专利有效量位居榜首。 重塑千行百业 走入千家万户 近日,在深圳市举办了一场“2023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多位院士和企业代表在论坛上讨论一个主题: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如何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院士专家们指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生产生活。 “刷脸”进入景区的安保系统,微笑就能打折的无人超市,“伸手”即可付款的“刷掌支付”……网络上流传着许多视频,外国友人来到中国,除了感慨中国的高铁与基建,就是生活中处处体现出来的科技感。 还有更多他们没看到的,是中国工厂里正在发生的“数智”变化。 炽热的“带钢”缓缓驶来,“轧钢机组”隆隆作响,坐在数十米外控制室的工人动动手指,就能清晰地看到机器的运作情况和数据指标。这是位于上海宝山区的宝钢股份的一幕。 基于腾讯云数字孪生云渲染的能力,宝信软件实现多用户多终端对钢铁产线生产过程以全真的形式进行实时互动。与传统工厂相比,通过智能运维、在线监控等多种数字化手段,工厂的劳动效率提升47%,工序能耗下降9%,成本下降20%,产品不良率下降10%。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海洲说:“产业互联网将为工业、制造、物流、医疗的产业数字化提供新动力,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重点。”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也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在加速走进千行百业。 论坛上,丰疆智能公司展示了一台“喂牛”机器人。每当牛群快吃完草时,这台胖墩墩的机器人就将饲料推到牛群面前。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用到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为它的主人每天节省了6个小时的劳动时间。 丰疆智能公司创始人吴迪表示,技术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默默地改变大家的生活,把那些原本应用在高精尖领域的昂贵的技术变得价格低廉,让普通的劳动者都能用得起,进而推动那些非常辛苦、非常危险的行业变得越来越好。 步伐正在加快 机制仍需完善 这一领域,中国还在加快布局。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达到5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1.5%,位居全球第二。 报告分析,中国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专利快速增长,正是得益于“数实融合”等国家宏观战略深入推进,以及众多科技企业持续投入研发,推动关键技术领域创新。 据统计,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四分之三。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数据,腾讯614亿元、阿里538亿元、百度233亿元,位列前三。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全球专利有效量排名前十主体 抬头看路,道阻且长,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足: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中外大型互联网平台在产业互联网领域还有一定差距。 “科技企业应充分释放创新潜能,提高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谢小勇说,我国互联网平台公司应当更加聚焦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实现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腿跑”。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将加速数字化转型,提高生活质量,但也需要解决一系列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李海洲说,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以确保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生活都产生积极的影响。